中小学总务管理的趋势与探析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杨月添
[导读] 本文从中小学财经管理现状着手,并从管理经费绩效以及提升财经部分地位等方面对中小学财经管理趋势进行探析。
        摘 要:一个国家想要更好地发展,就需要重视教育工作,并为其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确保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但是,就目前中小学总务管理趋势而言,财经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仍需完善的),导致中小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最终对中小学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从中小学财经管理现状着手,并从管理经费绩效以及提升财经部分地位等方面对中小学财经管理趋势进行探析。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工作;财经管理;发展趋势

在中小学总务管理中,财经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不但是我国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关键支撑,同时也是推动中小学学校及学生更好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就需要各中小学校能够对自身财经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找到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制定出相应改善措施,进而促使我国中小学财经管理工作在整体上能够呈现出一种进步趋势,最终推动我国中小学财经管理工作能够合法、合规、有效开展。
一、中小学财经管理现状
(一)对财经管理的重视力度不够
很多中小学校并没有意识到财经管理的重要性,甚至有一部分中小学领导只关心教育教学等常规业务,以及生均经费的申报情况,而忽视财经管理与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与规范性,最终致使财经管理工作开展效率受到影响,甚至违规使用资金或经费支出的佐证依据不充分等。
(二)财经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中小学在开展财经管理的过程中,个别业务支出并没有相应制度的支撑,导致工作人员的开展积极性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到财经管理工作开展的整体水平。
(三)财务预算不够科学
在进行财经管理的过程中,财务预算属于关键工作环节,但是很多中小学校并没有意识到一点,导致财务预算不合理、不科学,最终影响到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率,导致预算资金无法使用,严重影响预算的执行率。
(四)监管力度不足
中小学在进行财经管理的过程中,监管力度也不够充足,导致出现教育经费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最终对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违法违规。
二、中小学财经管理趋势
(一)对中小学财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在推动我国中小学财经管理工作更好开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各中小学校能够对自身财经内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进而为财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基于此,中小学财经管理相关部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如开展财务预算工作以及资源配置工作等,应该对自身学校目前发展规划以及现状实际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并据此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以及科学分配。
另外,还需要各中小学校充分依托和学习上级文件及指引,能够对中小学财经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及时建立其符合自身院校发展的财经管理制度体系,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财经管理工作中,通过相关规章制度的制约,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与轮岗等,实现责任细化目标,将其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头上,确保财经管理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同时,在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统一标准对其进行集中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做到井然有序,进而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财经管理目标。
(二)管理经费绩效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小学在进行财经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融入创新思维,对中小学管理经费绩效增强[1]。另外,中小学在开展教育事业工作的过程中要将节约理念落实到位,要确保经费绩效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应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首先,需要将创新融入到经费绩效管理中,对经费支出进行科学分配;其次,需要对经费投入的结构进行优化,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动都符合自身院校的实际需求;最后,要对资金运用的水平进行适当调整,要对资金绩效管理进行规范,从而为财经管理工作的创新开展提供保障。


另外,各中小学在开展财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增强管理经费绩效,不仅能够避免财经管理工作开展混乱等问题的出现,同时也能够实现“厉行节俭”的财经管理目标,确保每一笔费用支出都有据可查。
(三)编制以及执行科学的财务预算
在开展中小学财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财务预算方面着手,通过编制及执行科学的财务预算来提升财经管理水平。
首先,各中小学院校需要在年初的时候根据自身学校所得拨款(生均经费)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以收定支;同时,每一笔财务支出预算都应该符合政府的采购预算要求,也就是说进行公开招标以及自行采购的项目需要明确,可以不必将政府采购审批的支出项目内容进行准确办理,但是要对财务支出的时间节点进行详细确认;另外,由于中小学所得教育经费的拨款都是按照学年度规划的,所以在进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学年度进行细化[2]。
其次,在每年年初的时候,各中小学的校长需要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开展专题会议,各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拟定采购预算及相应费用支出预算,由财务部分进行认真审核,并与之前的实际发生额进行有效对比,分析出现增减数额的原因。
最后,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重视零基预算的编制,原则上不能超预算支出,对于确实无法预计而超出常规支出的部分,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审批,并由财务部门对这些说明进行汇总,将初步审核结果汇报校长,由校长进行审核,上报主管部门审定与批复。
(四)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要想提升中小学财经管理的整体水平,还需要对财经管理的监管力度进行强化,也就是需要对中小学财经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另外,在对中小学财经管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并制定出符合自身院校发展的监督管理机制,将其落实到实际监督管理工作中,从而确保中小学财经管理工作能够规范、有序开展[3]。
(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审批手续
为推动中小学财经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还需要各中小学院校能够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审批手续,在每年年初时将需要进行公开招标采购的项目,以及需要进行自行采购的项目手续上报到所属教育部门,由教育部门对各中小学校的上报内容进行汇总和初审,然后将其转报给政府采购办。
对于当期就会发生支出的事项,各中小学需要事先将采购申请表依据流程上报给政府部门;对于需要进行公开招标的事项,在经过政府采购办审批后,需要与招标代理机构进行及时联系,并与其拟定方案。需要注意,在进行以上事项的过程中,各中小学院校需要设定专属部门及专属人员,避免出现混乱。
(六)提升财经部门地位
在开展中小学财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除了廉洁自律外,还需要对财经部门的地位进行提升,也就需要各中小学院校领导能够重视财经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能够从意识上进行改变,做到以身作则,表率示范,多关心财经管理工作的实际运作情况;同时,还需要从行动上进行改变,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帮助工作人员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加强与工作人员的沟通,对院校财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有效了解和把握,确保财经管理工作能够规范开展。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开展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为提升中小学总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就需要中小学能够从财经管理方面着手,重视其在总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促使投入在教育事业上的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分配,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为我国培育出一批批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丽.中小学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分析[J].商讯,2020(19):153+155.
[2]敖登格日乐.简析中小学财务管理提升方案[J].财会学习,2020(13):32+34.
[3]王梅.完善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建议[J].纳税,2020,14(10):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