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徐钦河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像数学能力,最突出的能力之一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像数学能力,最突出的能力之一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探究数学基础概念、归纳与总结方法和运用到实际当中。本文主要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策略,包括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基础理论、认真研读题干内容、创设生动问题情境、具体分析语句内容、加强相关题目练习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落实。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实际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很多教师公认的难点内容。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就是解决与数学相关的应用题,由于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生活经验较为不足,在阅读应用题的题干中会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在分析题目数量关系和列式计算时相对不熟悉,因此在教学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应该结合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和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正确列式与计算后解答应用题。下面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与探讨。
一、自主探究基础理论,打好数学计算基础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数学教学方式,根据新课改的相关理念进行创新,通过布置自主学习与探究任务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基础理论,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数学知识形成的全部过程中,从而为后续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1]。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负数”,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对比负数的大小,认识、会读、会写负数,能够运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等。教师在教学此课之时,就可以布置自主学习与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和解答各类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试着思考与解答,并进行讲解。比如:今年1月某天,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三亚的温度分别是-22℃、-10℃、-1℃、18℃、24℃,那么它们的大小关系是?请用数轴将以上的城市温度表示出来。
二、认真研读题干内容,理解题目关键语句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包含很多小学生不易理解、很少接触到的词语和句子,这些语句对于学生理解题干、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和进行解答等具有基础作用。只有理解了题干中的语句内容,才能够有效解答相关数学题目。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相关知识引入一些题目,指导学生阅读题干,或者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帮助他们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语句,之后再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2]。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负数”后面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某商店1月份营业额是100万元,2月份营业额是130万元,2月比1月增长()%;3月份营业额为90万元,比1月份减少()%,为负增长,也可以记为增长-10%。对于这道题目,教师可以先讲解营业额、增长、负增长等词语的含义,比如营业额是“总共卖了多少钱”,然后讲解从100万元到130万元是增长30%,最后再让学生试着自主解答其他的问题。


三、创设生动问题情境,理清题目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才能思考列式和解答问题。教师可以根据相关问题创设生动问题情境,可以用多媒体创设图文与视频情境,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还可以利用实物演示相关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3]。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之“利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等词汇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下面的例题,很多学生对此不太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先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展示相关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比如:100元表示小刚现在手里的钱,以两年期利率2.1%计算,说明每年存进银行100元有2.1元的利息,两年后小刚从银行取出钱就是利用“利息=本金×利率×存期”的公式算出利息,再加上原本的200元。学生理解了这个简单关系后,再让学生找到复杂题目的数量关系便会很容易。对于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教师都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题目数量关系。
四、具体分析语句内容,更快列出数学算式
        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包含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对于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造成了障碍,比如在“百分数”的应用题中有“增加百分之多少”,其中意义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百分之多少,很多学生对此不理解,无法快速列式计算。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具体分析语句内容,之后让学生计算相关练习题。
        例如,在“百分数(二)”中有这样一到例题:品牌裙子搞大促销活动,A商场的优惠是打五折,B商场的优惠是“每满100减50”,那么如果要买一条230元的品牌裙子,在哪个商场购买比较省钱?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讲解语句含义:打五折就是在原价基础上按照50%销售,“每满100减50”是总价上取100的倍数整数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不足100的不减。学生经过计算可得A商场的话费是115元、B商场的花费是130元,所以去A商场买更省钱。
五、加强相关题目练习,更好提高运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主要的基础知识教学之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对应的应用题,让学生通过练习相关的应用题,更好提高运算能力,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坚实的基础。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入类似“一根擀面杖的底面直径是5厘米,长度是1.4米,需要用多少立方米的木料”的问题,让学生利用“V=Sh”的算式进行解答,进而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探究,教师应该根据小学数学的主要课程内容,在了解学生基础认知能力与数学基础后,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基础理论、认真研读题干内容、创设生动问题情境等方式,全面落实相关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曹清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新课程(中), 2017, 000(003):191.
[2]薛树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2):45-45.
[3]杨秀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J].吉林教育:综合, 2016(24):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