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唐文娟
[导读] 生物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
        摘要:生物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校本课程开始逐步的应用到了生物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了学生知识面,同时对学生科学素养培育也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基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展开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物;科学素养;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对高中生物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为教学任务的核心。由于课本教材的统一性以及基础性,所以不能够完全地满足教师的实际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因此,如何对社会以及学校上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利用,开发出比较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校本课程成为了广大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一、校本课程概述
        校本课程可以理解为是学校以及教师经过科学合理的选择、整合、改编以及拓展等方式对国家统一课程的补充,或者是学校经过学生学习需求的科学评估,利用学校以及本地的一些资源进行开发和构建的一些实践课程,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高,使得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1]。
二、基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
   (1)合理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基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校本课程,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利用本地的一些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构建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的消化和理解相应的生物知识,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生物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这节内容的时候,由于课本上的知识过于理论化,学生难以直观形象的理解和掌握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同时也难以掌握种群与群落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便可以利用一些本地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构建一个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余的时间带领学生前往本地城市中的动植物公园,让学生对公园中的动植物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的数量以及密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尝试着将问题进行解决。
通过这样一个校本课程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掌握,并且学会一些基本的调查方式方法,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力得到提升,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利用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校园内部的校本课程开发
         生物学是一门兼容性非常强的学科,其能够与各个学科之间产生很好的联系,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校园内部的校本课程开发,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2]。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DNA结构”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将生物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从而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如: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构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相应的制作软件先对DNA模型进行构建,然后再打印出来,进行剪裁和组装,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模型的建造过程中深刻的认知到了DNA的知识,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也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利用探究实验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传统的讲解以及演示,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探究,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散自身的思维,探究科学本质,进而提升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利用探究实验开发校本课程,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手脑展开科学探究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学生享受探究过程中的乐趣与各种曲折,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物学科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利用探究实验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可以在将知识讲解完毕之后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实验室,让学生亲自采取绿萝的根茎或者叶子然后放在水中或者土壤中进行培养,通过多次的观察和记录探究绿萝组织培养的过程。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增强的了学生的体验感,还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实验中了解和掌握了生物知识,同时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以及探索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需要,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积极主动的承担起这项教育责任,然后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办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以及操作中不断地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同时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金梅玲. 依托校本课程提升初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案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童仙杰. 校本课程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