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部分农村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起我国当前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也实行了一系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政策,确保学生能够入学。在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如何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是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提出了解决措施。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常年与父母分居,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等其他长辈抚养,他们的成长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相比正常家庭而言要少得多,因而在留守儿童中存在心理问题较为常见,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敏感、紧张等社交焦虑上。正是基于此,在农村教育教学中,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加强,以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常见问题分析
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中,多数留守学生由于生活活动不丰富,同时缺乏家庭的关爱与教育,在道德行为中存在多种问题。马克思指出,人是环境的产物。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格形成主要体现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的影响下。家庭经济较差和家庭教育缺失使得在留守儿童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远高于正常家庭,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着留守儿童自身的成长,当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时,有可能会导致留守儿童社会道德观念淡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留守儿童中一方面容易出现心理偏激的情况,由于常年缺乏父母的陪伴,对于父母离家外出打工存在偏见,由此产生偏激心理,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听取他人的意见,与人沟通和交往时容易发怒,难以与人正常交流,当留守儿童出现这些行为时,周围的人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这无疑会进一步刺激到留守儿童原本敏感的心理,导致留守儿童易怒、偏激的情况越发严重。
除了存在心理偏激的情况之外,留守儿童还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导致留守儿童大多性格内向,甚至是孤僻,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意愿较低,而当前的学校教育,教师和学校都缺乏对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关注,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将进一步严重和难以改善。
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措施
(一)引导家庭重视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也远低于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在儿童的成长中的重要性。基于此,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教育,让留守儿童家庭充分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对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农村家庭父母,应该尽量将孩子接往城市一起生活,让儿童在城市接受教育,在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下成长,并与儿童多加沟通,帮助他们应对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使儿童能够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对于能力有限的父母,也应该委托能够担得起儿童管教责任的监护人照顾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此外,父母在外出打工的过程中,也应该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多关心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即便父母不能陪伴在身边,也要让留守儿童能够接受到一定的家庭教育,感受到父母父爱和母爱,让他们感受到心理的温暖。
例如,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失败,但一时的失败只能代表一件事不太圆满,并不是说孩子的能力不行。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受到了打击,要及时开导孩子,让他明白只有乐观、积极地面对失败,并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信任他人,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慢慢改变偏执的思想;在孩子过生日的时候,父母可给孩子寄个特别的礼物等。即使他们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关怀。
(二)加强学校教育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留守儿童作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长期在这样的学校教育背景下,他们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纾解,长此以往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甚至部分留守儿童在缺乏正确的引导下结交社会闲散青年,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在日常教育中,应该更加重视儿童的心理问题,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要更加关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当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营造出“爱”的氛围,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关怀。良好的情感环境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的情感链接,滋养人的心灵。教师应将情感教育贯穿到校园活动中。譬如表扬学生,引导学生尊敬师长与关爱同学,使学生体会到友谊与团结的优势;鼓励农村留守儿童发现同学的优点,积极向对方学习等,在传统教育中基于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温暖与爱。
(三)政府出台措施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在城市入学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留守儿童而言,这些帮助并不能够对他们起到实际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农村的发展,帮助增加农村收入,以减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这样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将大幅减少,此外,政府还应该出台政策,帮助外出务工的父母了解一定的儿童心理知识,帮助他们与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沟通。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一大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为此留守儿童家庭、学校和政府都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养成正确的三观,身心健康成长,能够自主快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小花.新时代心理教育让留守儿童自主快乐发展[J].学周刊,2020(12):98.
[2]陈友群.农村小学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J].华夏教师,2018(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