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文言文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戴小检
[导读] 新课改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新目标,也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爱国情怀、思想品质,还要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审美品位的培养。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新目标,也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爱国情怀、思想品质,还要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审美品位的培养。语文不但是语言文字的实用工具,也是积累与开拓我们精神财富的重要途径,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融入德育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借助文言文教学展开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文言文教学展开德育教育的方法策略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德育教育
【引言】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文言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能力有着直接的作用。学习文言文,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修身养性,。但是目前有的教师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价值认识的不够全面,只让学生积累和记忆基础知识,没有带领学生探索文章背后的内涵道理。教师要结合当下新课改的要求,认真探究开展文言文教学,通过文言文教学来加强学生的自身品德素质,强化学生德育。
一、吃透教材,拟定德育目标
        初中语文教材是编者们精心筛选出的经典作品,初中课本的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其渗透点是有迹可寻的。文言文中的内容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是初中学生很好的德育教材,教师要吃透教材,拟定好德育目标,有计划地渗透。教师在日常教学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例如对传统美德教育题材的渗透点主要有:勤奋好学(《送东阳马生序》),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执著追求(《夸父逐日》),保持高洁情操(《爱莲说》),诚实守信(《陈太丘与友期》),等等。
     文言文对于哲学思想教育题材也有渗透,如:机遇与成功(《马说》),成才与环境的关系(《伤仲永》),坚持就是胜利(《愚公移山》),等等。文言文德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是孤立的,授课时不应受某一渗透点束缚,而忽视利用其他可以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让文言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火花与学生灵魂碰撞,从而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以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教师引导,教学德育和谐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如果想要巧妙的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之中,教师们就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正确的把握科学发展趋势,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受到德育。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从单纯的教学转为引导。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要适时点拨与指导,不能向学生施压太多压力。首先要缓解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探究。事实上,教学在本质上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这种要求是教师们应当不断的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们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熏陶自己。

教师们还应当把握好课程目标,要熟悉语文这门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前沿,用心的成果和发展来鼓舞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与提高,影响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的体会与思考。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文言文这种题材,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将典型的文言文形象渗透到教学之中,发掘文言文中的德育闪光点,找出教材与德育渗透的结合点,用文言文中的积极思想来感染与鼓舞学生从文言文中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高尚的品格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三、开展朗读,建立文言文语感
        文言文的语言虽然十分抽象,但是却非常的精炼。文言文内容讲究韵律美。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于遣词造句的要求之高,为了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文言文语言的美,建立文言文的语感。初中语文教师们可以开展朗读教学,让学生们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古人对诗词的精确把握。同时领悟文言文中语言独特魅力的所在。产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强烈兴趣,使文言文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以《岳阳楼记》这篇课文为例。《岳阳楼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在进行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出发。比如前一段以描写背景为主,应当用平缓的语气朗读。第二段是对洞庭湖壮阔景观的描写。此时就应该用开朗雄浑的语调进行朗读。第三段以“若夫”开头,引出一段悲凉的情绪。此时应当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来表达。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对于文章的具体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样能使学生体会到文言文语言魅力所在。增强学生们对文言文的了解与兴趣,促进学生文学修养的提升。
四、课外阅读,拓展学习资源
        文言文是古代文学家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们能够很好的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从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做到传承与发扬,促进自身学习素养的提升。然而,文言文的学习范围如果仅限制在教材中的话,会有十分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们应当重视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们提供一些符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们能够在课下进行阅读与学习,不断拓展。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的了解与学习的路径。达到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目标。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推荐学生阅读半文言文版本的四大名著。在了解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中,也了解文学作品的深厚哲理寓意。教师们还应当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文言文作品。不断加强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当学生接触到更多更丰富的文言文作品时,能够从中学习到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与道德,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五、结语
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既能做到解文,又能做到寓道,使文道有机统一。积累一定的时日,学生的思想就能够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既提高了语文素养,同时受到了高尚思想情操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讲过德育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培养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人生观。
六、参考文献
[1]李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7
[2]李祥邦.初中语文语言文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