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有效性预习方案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庞文娟
[导读] 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预习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摘要: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预习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以往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他们通常直接走进教室听老师讲课。新时期,此教学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小学语文高段有效性预习的意义,并分析小学语文高段有效性预习方案的设计,最后提初提升小学语文高段有效性预习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预习方案;有效性措施;
导言:
        预习在高段小学的宗旨是展示学生自学的特点,即学生在阅读语文教材的条件下,要在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先获得自我认可,再学习提供证据,明确教学工作的主要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预习,组织学生就预习中获得的认知进行交流。经过长时间的预习,学生将逐步养成自主备课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独立参与课堂教学,跟上教师的步伐。为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高段有效性预习具有重要意义。
1 小学语文高段有效性预习的意义
1.1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预习是一种自觉行为,靠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了解,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这样学生在正式听课中就知道哪些是难点重点,分清主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另外,学习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开始向主动求知进行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可以有效实现新旧知识互相链接
        预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点或自己不理解的点,一点有了这些需要关注的点学生就会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以往学习的旧知识来进行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达到预习的目的,所以预习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更是复习巩固旧知识的过程,因为只有从旧知识的基础上去学习新知识,新知识才能被学生吸收,达到预习的效果。
1.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预习阶段,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遇到不懂之处,表现在课文重难点、关键知识点及学生的薄弱环节。在预习时,学生将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查阅资料、反复思考,就能很好地起到预习的作用。在上课时,教师讲到这个位置,给予特别的关注,并提问,师生互动,如此就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预习使听课目的明确,能激活学生的听课主动性,在积极的听课态度和集中的注意力上,提升听课效率与教学质量。
2 小学语文高段有效性预习方案的设计
2.1 熟读新课文
        通常,熟读新课文是预习一篇文章的基础,也是有效性预习方案设计的第一步。至于文章诵读的方式,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如浏览,朗读等都是因人而异。此外,就是进行有声的阅读练习,将自己诵读课文的声音进行录音,然后再重听,这其实也是培养学生朗诵能力的有效办法。如:?九寨沟?这篇文章中,对于山水的句子描写就特别的引人入胜——九寨山水,天然原始,四季景色变幻无穷,特别是秋季,沿湖连绵数十里彩林美不胜。
2.2 锁定内容
        预习方案的设计想要获得相应的效果,教师就需要考虑到作业设计的切入口,即找准预习作业设计所依托的具体内容,总之就是不能脱离教材的教学内容,而其范围也非常的广泛,可以是字词,或是句子的理解。以?伯牙绝弦?这篇文章为例,由于主要讲述的是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后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从中,也能深刻的感受到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的现象。鉴于文章表现的也是一种深厚的有情,为此,在进行预习作业设计的时候,就可以要求学生写出“朋友”的近义词——知音、好友、伙伴。


2.3 题型设计
        题型设计作为有效性预习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注重多角度的练习题设计。为了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提高,提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更擅。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深入思考的。以?月光曲?为例,其题型的设计就包括:读后感受、背景了解、质疑问难这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将能够深刻的体会到美妙的音乐,让人如痴如醉。在此基础上,则引领学生了解其创作的背景;作为贝多芬创作著名钢琴奏鸣曲,学生会更加深入的思考:为什么贝多芬弹完一首还要再弹一首呢?总之,题型的设计需要费尽心思。
2.4 答题反思
        答题反思的过程就像是自问自答的部分,其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发现自身所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如在预习方案设计的形式上就十分多样,其含有的设计标题主要有:字词过关、词语解释、句子赏析等等。这些标题不仅充满了浓郁的趣味,也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与探索情感得到更有效的激发。而针对那些不同的课文,一些学生也还有独特的预习设计,如在预习?月光曲?的时候,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就找到了相应的曲谱,而那些具有绘画天赋的学生则结合对文章句子的理解,为此绘出了相应的插图。
3 提升小学语文高段有效性预习的措施
3.1 加强师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方式
        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保证教学课堂进行完善的有效方式。所以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提升学生预习效果非常有帮助。在小学时期,因为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的流程当中,从学生的实际状况着手,引导学生制定比较合理的预习计划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教学的流程中,老师从教学内容着手,指导学生的预习行为,另外,老师还可使用座谈会的开展方式,让语文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分享自己的预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将预习方法进行转变,这样,利用师生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生预习效果。
3.2 指导学生预习方法
        平时的教学当中,老师要增强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引导,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好的学习方式使用到预习当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严格的标准,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使用不同的标记将生字、重点字词句、段落和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动笔,按照预习遇到的生词,及时查阅字典工具,注明拼音,写出解释,之后阅读课文,学生进行预习,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之外,鼓舞学生勇敢提出疑问,将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勇敢提出新的问题,方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弄懂问题做好准备。
3.3 预习检查要落到实处
        布置预习任务在预习的开始时段,学生能够自主预习是中间实施阶段,需要检查预习任务是否完成的状况,就是预习任务的后期时期。将预习检查作为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性,预习检查时间可以从新课程开始的前几分钟,结合新课程的导入。使用提问、交流、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始检查预习。使用奖惩制度进行检查,综合加分、加红花的方式,对表现非常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对需要提升的学生给予指导建议。所以预习检查的规范学生预习行为,提高学生预习效率。
4 结论
        综上可知,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有效性预习环节变得愈发重要,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此情况,教师就需要设计好熟读新课文、锁定内容、题型设计以及答题反思的语文课堂有效性预习方案,并加强师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方式、指导学生预习方法以及预习检查要落到实处,提升每一位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引导小学生进行高效率学习,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清清.小学高段语文预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2018.
        [2]唐玉婷.提高小学中高段语文预习实效性[J].2017.
        [3]曲诗萍.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探究[J].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