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教育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说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了。通过情感教育,我们可以领略到素质教育的深层含义。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情感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因为情感教育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都是有关于怎样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去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措施
引言: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与此同时,很多课程的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有一点始终没有变,那就是在设计各门课程的时候,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其中情感教育是里面重要的一个目标[1]。不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忽略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这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提高教学的效率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情感教育的重要依附了,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但是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只是要不断督促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发挥学生的无限潜力,让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一)情感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的内容主要放在了阅读和写作上,一般来说,都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揣测和理解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阅读能力。不过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对学生来说,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提高上来,教学的效果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贴合实际情况,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带来的真实情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情感教育的作用自然显现出来了。
(二)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他们的写作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前提条件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够强,而情感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情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带着兴趣去学的,这样教学的效果才能更好。将情感教育跟实际的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最主要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语文的时候,要善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的时候,能够与文章中表达出来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述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让学生在了解到父亲对孩子深厚的爱的同时,自然而然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付出,内心深处难免产生一些感动的情愫。这时候教师自然而然引出《背影》这篇文章,文章中对父亲跨过月台,去买橘子的场景描写得十分细致:“胖胖的身躯,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跳珊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 可要爬上月台, 就不容易了。”这段文字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字,却无不透露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蹒跚”和“慢”这两个词说明父亲年事已高,行动不是特别敏捷。是什么让一个父亲即使行动不便却依旧坚持爬过月台去买橘子?是父爱!这时候教师再让同学们深人分析人物性格, 他们自然而然就会被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感动了。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对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在那个氛围下,情绪很容易就会被感染,在理解的时候就能产生更多的共鸣,对理解文章,加深他们的印象都有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底下记笔记,整节课下来,学生可能都处于一个麻木的状态,他们只是记下了所谓的答案,但是他们多半是一知半解或者是懵的状态。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多进行互动,在引入新课程内容的时候,先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课文[3]。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个迷路的主人公怎么找到出去的路吗?”学生通过阅读整篇文章后,自然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从“忽逢桃花林”这句话可以看出文章中的主人公找到了出去的路。教师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思考,一方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很多学校都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多媒体和投影仪的使用,可以有效减轻教师上课的负担,也能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将网络中的资源运用到情感教学的过程中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氛围。比如在学习《木兰诗》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花木兰这个任务的影视视频,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对比文章中对木兰的描写,找到其中的重合点,调动学生们的思维,通过课堂上的分析,一个男扮女装、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的人物形象就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他们对花木兰这个人物的形象理解也能更加深刻。
结语: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的话,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教师必须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去实施情感教育,这样对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以及促进他们的学习能力都是十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刘世军.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名师在线,2019(24):60-61.
[2]卢建斌.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J].学周刊,2017(30):52-53.
[3]朱英.浅析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