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双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王晓清
[导读]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双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做出如下分析与探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代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双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在语文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双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做出如下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双向 自主合作探究 实践与探究
        【正文】双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当代新课标下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新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模式不断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语文学习,由师生共同总结,进而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局面,把“课堂”变为“学堂”,把学堂还给学生。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思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面对初中语文教育也一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师在讲台单纯讲授语文知识,所有的学生负责记录和一味接受,即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可以应付应试教育,久而久之,一味的追求分数主义的传统教学模式必然会抑制学生大脑的思考,让学生失去灵活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需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人才,因此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二、双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概念
        双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相互质疑与探究,主要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阶段,关注学生个体不同的性格差异学习需求,每个人在各自小组根据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担任不同的职位,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提升初中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将“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观能动性”学习,让初中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初中语文双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3.1预习导入,开拓学生自主学习思路
        对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讲,对于语文学习一般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所以对于语文教师而讲,在进行课文讲述之前应该设计“预习指导”,可以采用直接导入、情景导入、目标导入等方式,指导学生自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基础性内容和发展型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逐步积累不同学习内容的自学方法,依据学习工具进行独立分析探究,为自主、合作、探究课堂顺利进行做准备。


        如在学习初一第三单元《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按以下方式设计预习指导:首先学生要通读全文,掌握重点字词,然后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文章,深入挖掘济南的冬天对于作者所代表的意义,勾画出自己暂时不理解的意义,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然后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去深入思考自己对于济南的冬天的理解,并思考一下对于自己意义重大的地方,最后通过对重点字词的解读,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再次认真朗读课文打开自己的思路,把这篇文章弄懂弄透,学会自主学习。
        3.2创设合作情境,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尤其对于初中生语文学习而言,学会合作学习是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策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交流形式,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到的是轻松、自由而不是压抑、紧张,让学生成为合作交流的主体。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只会让几个尖子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因此会让大部分学生失去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精神,同时组内既要分工,也要相互合作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生互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才加以展现,进而会大大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首先学生要依据一定的学习工具和老师所提出的“预习导入”进行了自主预习和分析探究,然后由教师分配4至6人为一小组,在组长、教师的有效组织下进行交流,以组内为主,组间为辅进行交流探讨,组内学生一一展示在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疑惑以及成果,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形成一份成果,由语文教师进行点拨,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简明扼要,让学生再次通过讨论去自己领悟,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结合之前的预习去领悟规律,以便遇到类似的文章时能够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3.3转变教育理念,确定师生共同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新型教学模式能否正确实施的必要条件,只有我们在观念上真正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蜕变,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才能确保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于教师教的如何,而在于学生学的如何,因此,应该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把思考的时间充分留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确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创造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已经组成一个整体的教学模式,相互作用,因此探讨和实践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型学习方式,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海秀.初中语文双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究[J].甘肃教育,2020(11):106.
       
        [2]任伟.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