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关教育的问题倍受人们的关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目前,农村语文初中教学依然存在较大问题,现今我国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水平普遍比较低,要想提高农村初中的教学水平,农村教师们需要采取新的方法进行教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多和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和学习特点,从而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目标。 本文将结合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现有状况进行分析,探究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 初中语文课堂 教学有效性 策略
所谓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上对学生们产生的影响。如果学生语文成绩有所提高、沟通能力以及语文应用能力提高。那就是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表现。教育改革理念要求以人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有的教师上课套路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目标不明,教学无重点或重点偏移;还有的教师教学结构随意,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深入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升农村初中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执教水平不高,现代教学理念不足。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条件下,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依旧存在,现代有效教学理念仍未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这就阻碍了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推进。这种阻碍具体表现在:(1)不够深入了解学情,无教学目标或者教学目标偏移。有效教学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状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对班级内的学情进行专门调研了解,就进行备课教学。无法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2)缺乏教学基本素质。有些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相对较差,缺乏语文素养,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普通话发音不准、板书中有错别字、标点使用不准确、解释词语不清楚等。(3)教学随意性大,课堂组织调控能力不强,课堂上容易出现哄闹现象,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习兴趣不浓,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农村初中生因传统教学思想、年龄以及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停留在教师所教授的内容都是正确的阶段上。而教师与学生也缺乏交流、沟通和互动,习惯灌输性的教学模式。这样容易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
教育改革以来,有不少语文教师能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的多重功能,具有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实践到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上,依旧会出现教学评价理念偏差、片面追求成绩的情况。再加上客观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出现高位理念、低位实践的巨大落差。其教学评价内容缺乏真诚的评价、缺宽容和热情。
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一)要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了解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最终还是要落实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上。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并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在农村,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学生知识闭塞、基础知识不牢、参差不齐的情况,甚至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而教师在进行教学备课时,要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注重学情分析的全面性、过程性和多样性,对调研到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好教学方案,因材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 ,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确定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不要因为贪图快捷省事,从现有的教学模式照搬照抄、从网络上复制教案等。这样既不符合教学实际,也会降低教学效率。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参与学习,参与的程度如何都将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所以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对教学的效果有很大地促进作用。 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针对农村的学生学习基础低、学习进度和知识参差不齐、厌学的特点,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当充分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各环节中设计好吸引学生的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如绘画、音乐、表演、写作、讲述等方式,来描述属于自己的“百草园时光”。这样可以挖掘到学生的兴趣点,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和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三)提升农村初中语文老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未来成长的引导者。在农村地区,语文教师更应有过硬的教学素养和专业知识、来适应农村的社会环境,根据具体情况教学。另一方面,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教师在心里上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让教师多与优秀教师进行沟通和学习参加专家讲座。落实好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更好的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
(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辅工具,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广泛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声音、文字、图象等结合在一起。再加上教师通过黑板上的文字和书本上的图片来向学生传递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通过多方位的刺激输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中国石拱桥》教学时,巧妙借用《中国石拱桥》的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有名的赵州桥 、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加上解说词语和思考题目。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中国石拱桥的造型结构、质量和工艺。但同时需要注意,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也要适当,不要因适应过度而禁锢学生们的想象力。
(五)实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信息及时反馈的表现形式,科学合理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开展的探究活动,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勤于思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树立全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发挥其教学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坤华.不忘初心勇于探索——略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7(7):62-64
[2]罗青海.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于培养对策[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7):60
[3]殷开琴.新课改革下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略[J].2017(16)
【作者简介】贺志军,1972.12男,汉族,湖南省常宁市板桥镇,本科学历,从事初中语文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