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和义泽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动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旨在学生学会运用创新思维,提升学习效率。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动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旨在学生学会运用创新思维,提升学习效率。本文从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入手,分别提出了使用微课教学、分组合作探究、营造和谐氛围几种有效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时期;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学方式的创新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巩固课后记忆,由于在小学时期,语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和基础环节,所以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更好地吸收语文知识,创新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究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等,在学生接收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展现学生的主体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也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要求语文学习的形式多样化,以及内容现代化、创新化,各种变化带来可喜的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由于受到了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不具有创新思维,同时还忽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1]。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使用微课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依靠开展准备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实际上,受上节课、周围环境和课间活动的影响,单调的课前准备活动往往无法使学生投入到上课情境中。

而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使学生一上课就集中注意力,由于语文数学教材的编写是根据小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进行编写,所以内容既有简单的基础常识,也有较难理解的复杂知识,针对重难点知识,教师需要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场景的构建,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章节的教学任务,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趣味问答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当中,根据学生回答的答案,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之后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给学生总结和整理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梳理,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此同时,可以设置一些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练习
(二)分组合作探究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技能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内容,但是往往却会遭到学生的抵触,所以还需要在技能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使学生对技能学习的抵触心理得到消除。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确保每一组的学生都能优势互补,既要有学习成绩领先的学生,也要有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形成帮衬式合作学习,更好地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充分发挥出分组学习探究模式的优势。在进行分组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有一个全方位的考察,将各种影响因素都要考虑进去,然后进行合理分配,让学生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教师需要对分组方式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让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履行执行者、监督者、指导者的职责。此外,还需要提升分组学习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时,如果学生发生争执,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协调,提升讨论的效率,维持课堂秩序,教师还需要告诫学生讨论时不要大声喧哗,尽量压低声音,避免影响带其他小组的学习,所以运用分组学习的模式,主要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2]。
(三)营造和谐氛围
        经过长时间的课堂训练,学生的身心通常会处在超负荷的状态,以至于不利于学生投入到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而在结束教学时可以进行合理放松,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尽快调整自身状态。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在结束语文教学时带领学生开展一个负荷小且轻松的小游戏,给学生观看益智类视频。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强化课堂管理,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需要教师进行即使提醒和指正,充分发挥出监督职能,让学生尽快回到认真听讲的状态,教师还可以引进教学评价体系,让老师能够时刻发现资源是否科学合理,如果发现问题,教师需要及时指正和改进,结合实际的情况和教学需求,对课程进度和内容形式进行修改,教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出进阶式教学计划,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创造体验学习的条件,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呈现课堂内容,突出教师的指导成效。
结论:综合来看,小学时期作为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学生接受到的教育会对未来的成长和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小学阶段容易对外界事物产生好奇心并乐于探索,所以创新教育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语文知识的教学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合作学习模式的编创,从而更好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继而更好的达成相应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谢燕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学周刊,2020(23):145-146.
[2]杨高鸣.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路径探讨[J].才智,2020(18):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