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田瑞玲
[导读] 在目前我国教学教育体系中,不论是新课程的长驱直入还是实验教材的编写与实践,都注重和提倡的是学生们进行自主和积极的进行学习的过程,这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摘要:在目前我国教学教育体系中,不论是新课程的长驱直入还是实验教材的编写与实践,都注重和提倡的是学生们进行自主和积极的进行学习的过程,这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假如学生们能运用自己喜闻乐见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那么一定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这样让教师和学生都深受喜爱的一种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目前人们广泛热议的话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导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愈发受人重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重视学生学科理论新知的传授,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小组合作作为当前教师时兴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于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极好的指引作用。
1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意义
        同时在素质教育走向校园的背景下,学生们正在逐渐的由传统教学中被动的学习者分身份逐渐的向着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上转变着。众所周知,任何教学工作的展开都应当围绕学生对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从探究的层面去分析与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之间通过互相的讨论和研究,其想法和思维会逐渐的得到提升,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进而使得学生们对该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通常意义上讲,小学合作学习还能在某种帮助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对培养学生们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为对于班级中的后劲生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给他们带来了前进的动力。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构建策略
2.1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的进行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从实践中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交流,探讨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协作。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绕21圈需要多少分钟?”,根据题意,可列式:“114 x 21=?”此时,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讨论,运用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解决该问题,在进行激烈讨论后,老师根据效果,抓住学生的反馈结果,有的小组采用直接运算的方式,有的小组采用的是乘法与加法结合,用114x10+114 x10+114 x 1的这种方式计算,这种计算方法使计算变得快速而简便,有的小组则采用114 x7x3这种方式计算,这样把乘数换为一位数就使计算变得简单准确,这些方法不仅使用问题迎刃而解,同时也使计算变得更加简便,这就达到了促进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与思维锻炼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2.2 引导学生明确合作目的
        小组学习是建立在学习基础之上的共创性学习模式,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应当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实践中应当解决问题,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方向与位置”教学过程中,老师先确定方向,然后组织各小组去到各个建筑物四周辨别方向,叙述位置,组内成员方向感强弱各有不同,可以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协作,取长补短,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使问题迎刃而解。这样明确了合作的目的,有了解决的目标与方向,小组合组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形成高效课堂。


2.3 科学合理把握合作的时机
        小组学习的时间十分重要,首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小组学习的时间,准确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把握好科学的小组学习时机,才能发挥出小组学习的最大优势。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中的“图形的变换”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们没有接触过图形方面的知识,所以对图形变换后的识别十分困难。此时,老师让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教具平均分给各组让各小组分别摆出图形变换后的各种图形,使同学们充分了解和认识图形变换的方式以及图形样式,此时,学生就很容易分辨出图形变换前后的样式与方向。
        其次,每个人都要负相应的责任,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小学数学的小组学习要根据研究学习的对象制定人数,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式灵活多样。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人。以及相应的学习计划,组内成员要明确分工,并指定一名组员对其进行负责和协调,从而达到小组成员行之有效的掌握学习内容。在此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交流,使学生能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可视情况进行协调,比如将能力较高的同学与能力稍低的同学组为一组,使学生们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形成相互协作的合作关系,这样对学生的集体意识,学习积极性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使学生从分享经验中解决实际问题。
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3.1 教师要合理划分学生小组
        划分小组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教师要合理分配每个小组的人数,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学习水平都可以优势互补,性格上也要取长补短,让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提高小学数学水平。
3.2 教师要明确小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小组合作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只有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才能给学生设计一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可以目标的引领下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学习任务一定要具有明确性,不能让学生盲目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在数学合作中不断思考数学知识,从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3.3 教师要注重多样评价
        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够让教师精准地把握学生学习实情,进而采取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措施,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也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身或他人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良好激发。在小组学习时,教师也要重视评价环节,例如,评价各组完成任务速度、答案准确率等等。对于表现较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可给予其一定的奖励,例如,给予表扬、夸赞等言语形式鼓励;竖大拇指、鼓掌等行为鼓励;颁发学习用品等物质奖励,让其他学生或小组得到极强的鞭策,促使班级内部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激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4 结论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小学生为本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尊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方法、新思路,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做数学课堂的主人,让所有的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彭政权,唐开莉.浅谈构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98-99
        [2]吴艳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30(13):47-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