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作业现状调查及优化设计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张娟
[导读] 本论文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以及初中生心理特点,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设计初中物理作业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总体上来说半文半理,概念多,实验多,公式多,层次题综合难度大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自学能力不够强,学习一门新的知识不仅需要老师的入门讲解,学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消化新的知识。本论文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以及初中生心理特点,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设计初中物理作业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物理作业;现状;优化设计
1 初中物理作业现状调查
        本问卷设计一共23道题主要包括学生相关信息、物理作业数量、质量、评价,调查选取的对象是某中学121名初三的学生和9名物理老师,结果如下。
1.1 物理作业数量分析
        正常完成物理作业所花费时间的学生人数只有三成,大部分学生完成物理课后作业超过30分钟,甚至还有将近三成的学生超过一小时。这说明该年级有较严重的成绩分层现象,而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业是统一的,这就可能会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得不到提升,基础差的学生觉得作业负担太重,难度较大,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只有11%的学生认为物理老师布置的物理作业量较为合适,86%的学生认为物理老师布置的物理作业数量很大或者一般。很明显,学生对课后作业量已经产生不满情绪,巨大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情绪,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上应该注意的一方面。有研究表明,适量减轻作业量能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大作业量并不是最佳作业量,一味通过增大作业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1.2 物理作业质量分析
        对于物理作业的难易程度,76%的学生认为物理作业稍有难度,只有10%的学生认为物理作业相对容易。该调查结果表明该校物理作业布置基本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大多数学生能较好的处理作业,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在物理作业与上课内容的匹配度上,88%的学生认为物理课堂的内容与物理作业有较好的联系紧密,匹配度较好,这说明大部分教师留课后物理作业比较科学紧密联系课堂内容,通过此类作业,学生能及时巩固课堂知识,及时内化新知识。
1.3 物理作业类型分析
        在教学阶段,我们都知道,不同类型的作业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如书面型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新课知识,自己发现问题并认知学习难易程度;实践性作业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技能、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物理问题或者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从而加深学生将课堂知识联系现实生活,将所学物理知识真正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然而,在教学阶段,教师往往采用较多的是书面型的作业,作业形式较为单一。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有较多的书面作业,27%的学生觉得既有书面性的作业又有实践类的作业。
2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2.1 教师对初中物理作业内容的认知偏差
        物理是一门注重思维和方法的学科,初中物理更是学习理科思维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是物理学科设置的初衷之一。访谈中发现,教师在内容的设计上普遍没有考虑内容的趣味性和本质性,学习物理不单单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物理也要让学生了解问题本质。设计多样式的物理作业,诸如贴近生活类的,较开放性的作业,这样学生不仅从书面作业中学到知识,也可以从中学到物理现象底层最原始的道理,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作业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获得进步,得到满足。
2.2 学生对枯燥的书面作业兴趣不浓厚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很少学生对物理作业感兴趣。初中物理课堂大多充斥着各种有趣的物理实验,实验现象神奇有趣,物理课堂氛围活泼生动,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物理这一门学科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的物理作业却大多都是枯燥的书面作业,加之作业量较大,所以久而久之学生对物理作业的兴趣也就渐渐变得低下了。

而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之中,所以物理作业可以适量加一些探究性或者实践类的作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达到物理学习的根本目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实践之中可以培养身体运动智能和人际智能。
2.3 初中物理作业评价方面
        访谈中,大部分教师觉得为了公平起见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亲自全批才能放心,初中每位物理教师都会带2-3个班级,全批作业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教师如果每份作业都写上合适的评语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这就导致作业评价方式单一,几乎都是教师统一评价,学生拿到的作业也只是画满了没有感情的对错符号,阻碍了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另外,对教师的访谈可以看到大部分教师都觉得过程性评价很重要,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这些教师只是做到通过学生作业或者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进步与否,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这种做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到学生的过程,但关注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难照顾到全班的学生。另外这种过程性评价只是感观的从学生作业和成绩上评价,不够具体。因此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还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监督自己的学习,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3 初中物理作业优化设计实践探索
3.1 初中物理课前预习作业的分层设计
        物理课前作业内容上的设计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在已有知识之上预习新知识。根据课堂类型的需求物理课前预习作业有两种形式:A 类为书面类作业,主要适用于规律、概念教学,当然实验教学也应该有适量的预习作业复习物理实验原理;B 类作业为实践类作业,适用于实验教学。当然学生做好了预习作业也会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评价,评价越及时学生对课前作业的激情越高,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课前作业的评价。课前作业的评价可以是课堂反馈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课堂反馈主要是教师针对学生课前预习内容进行提问,评价以鼓励评价为主,提问要注意分层,对成绩较好、较差、中等的学生分别进行提问,通过他们的回答教师可以快速掌握学生大体预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课堂节奏。
3.2 注重物理作业的多元评价
        课堂作业有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课堂作业和学生的反馈及时检测教学效果,方便教师及时调整课堂节奏,适应学生的需求。因此课堂作业需要及时反馈评价,其中口头作业的评价大多是以教师口头评价为主,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回答中可以肯定的部分,并及时对其进行鼓励,对于不正确的部分也要进行引导和指正。有部分用于学生自主抢答的问题,笔者采用积分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课堂练习部分的评价,笔者采用教师巡视并口头评价结合学生自评,以及小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评价结果的方式进行。对于动手操作类作业笔者主要采用教师口头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但是对于非常重要需要学生进实验室进行操作的实验课,笔者采用积分的方式进行评价。
3.3 课后物理题型的优化设计
        物理课后作业内容设计要遵循质高量少的原则,用活用透少量高质量的题,另外物理课后作业要特别注重实际问题的设置,要注重创新能力、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总结类的作业要求学生画思维导图。课后作业形式主要由三类: A 类书面作业、B 类实践类作业、C 类归纳总结类作业。物理书面类作业分为两层,分别是“基础作业”和“自我挑战作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觉得自己这一章节学的比较好的学生都可以尝试“自我挑战作业”,同时教师也会给予相应的鼓励,但是“基础作业”是所有学生都必须保质保量完成的作业。
4 结论
        总之,初中物理作业形式与内容的设计要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全面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设计高效有用的学生作业,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清.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8(8):318-319.
        [2]陈劼予.初中物理预习、复习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