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对数学经验的内涵进行阐释,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的策略:创设情境,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动手操作积累行为操作经验,亲历学习过程,积累探究经验,经历反思过程,及时提升经验。
关键词:数学经验; 内涵; 教学策略;一、数学经验的内涵
1.经验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经验”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作名词意为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 或技能;作动词意为人亲身体验,经历。洛克 (J.Locke) 认为,经验是一种活动,是对外的感觉活动和对内的反 省活动。而杜威则认为,经验是指经验的事物和经验的 过程,是活动与过程的统一。泰勒认为,经验是一种相 互作用,经验既不完全是一门课程所要传授的内容,也 不是开展的各种活动,而是指学习者与其外部条件之间 的相互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既要重视知 识的形成过程,又要重视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综合以 上解释,我们认为:经验恰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它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
2.数学经验的内涵。美国数学教育家戴维斯 (P. J.的活动中、在理解数学逻辑性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1]张奠宙教授指出,基本数学经验就是在数学教学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对具体的事物进行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经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时所形成的一种认识。皮亚杰 (J.Piage) 从数学教学的观点出发,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经验:物理经验和逻辑数学经验。[2]一般来说,物理经验来自物体本身,而逻辑数学经验来自主体对客体施加的动作,逻辑数学经验标志着数学抽象的开始。
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的教学策略
数学经验既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数学教学的归宿。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经验呢?笔者联系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做法。
1.创设适当的情境,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组织学生数学学习,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形成数学经验的基础,数学教学要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获得对数学经验的体验和感悟。而情境又与学生的个人经验是紧密联系的,创设的情境如果正好在学生的认知经验范围内,这样的情境就会帮助学生顺利地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如果创设的情境超越了学生的经验,这样的情境就是没有价值或者价值比较低的,数学经验是在创造与发现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 例如,在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时,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然后拿出一个不规则的小铁 块准备放入水中,教师提问:如果把小铁块放入瓶子中, 瓶中的水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很快就能给 出答案:水会从瓶子中溢出来一部分。学生能快速给出 答案的原因就源自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都有过洗手、洗澡的生活经验,当盆中的水是满的时候,把手放进盆 里、把自己的身体浸没在浴缸里的时候,水会溢出来, 而且这种经验积累是学生在小时候玩水的经验中形成 的,当学生到了四、五年级准备学习这个内容时,已经 有了在洗手、洗澡的时候不能把水放的太满否则水会溢 出来的经验。所以,当老师接着提问:为什么水会溢出 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又会给出答案:是小铁块把 水挤出来的。
那你能发现小铁块的体积和挤出去的水的 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通过这个活动,怎样计算这个 不规则的小铁块的体积呢?学生马上就会意识到小铁块 的体积其实就是溢出水的体积,想到通过计算溢出水的 体积来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样的情境架起了学生 生活经验向数学经验转化的桥梁,学生在不经意中把自 己的生活经验应用到数学课堂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转 化成了数学经验。
2.让学生动手实践,帮助学生积累操作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缄默性、内隐性的知识,这种缄默性、内隐性的知识强调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离开了实践活动过程是不会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的。
3.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探 究性经验。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 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 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 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只有在经历知识 的形成过程,经过自己的主动探究,才能够形成探究性 经验,获得对数学思想的感悟。
4.引导学生经历反思的过程,帮助学生及时提升数 学经验。数学经验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带有明显的个性 特征,就学习群体而言,数学活动经验又具有多样性, 因此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的自我反思,也需要 与同伴展开积极的交流,通过交流和自我反思,及时提 升和反思数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 参与的数学活动进行讨论与总结,反思自己是如何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还有什 么好的经验或者还有哪些疑惑,别的同学的方法与自己 的方法相比有什么优点,通过反思、及时总结并提升数 学经验。例如,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策略”,教师在总结环节引导: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解决 问题的策略?对于什么样的问题适合用这样的策略来解 答,解答这类问题要从哪里入手?这样的提问及时引导学生回忆、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及时总结学习过程中的 经验和方法,在回忆的过程中梳理并积累初步的经验教 学。再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在总结环节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研究了鸡兔同笼问题,回忆一下,我 们用了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我们可 以用画图法和列表列举法,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鸡和兔 总量不太多的情况;如果鸡和兔的只数稍微多一些,我 们可以采用假设法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答,这样的总结 反思过程,既是数学思想方法多样化的呈现,也是数学 思想方法优化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再次感悟数学思想 的最好时机,在这样的反思过程中,学生会通过比较、思考,不断丰富、提升自己的数学经验。经验要靠积累,积累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积累数学经验,并把终点再当做起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探究[J].课程·教材· 教法,2010(10):52-56.
[2]柯普兰.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皮亚杰研究的教育含义
[M].李其维,康清镳,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