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陆源
[导读] 在中小学教育环节中,德育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内容。
        摘要:在中小学教育环节中,德育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内容。将德育教育融入进学生学习与老师授课中的各方各面,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还对老师授课工作的实施有着很大的帮助。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立德树人也早已变成了中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为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就基于立德树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
        如今社会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立德树人。学校作为开展立德树人的主要场所,具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就是想要培育学生形成优质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三观与道德修养,所以老师要将培养学生言行举止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逐渐渗透在所有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从而推动他们得以顺利成长。并且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社会各行各业以及家长们的支持与鼓励,如此才能够变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一、树立德育理念,加强德育团队建设
        老师是每一名学生的榜样,所以老师自身素质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整个德育工作的最后效果。在中小学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管理阶层、班主任以及共青团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力军。首先,班主任一定要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当中体现出桥梁和枢纽的真正作用,必须要让道德素质过佳、专业能力优秀以及无私意识较强的老师来承担起班主任的职责。并且学校还应该重视日常的所有管理任务,就是联系各大重要节日与纪念日等等,来主动举办种类丰富的主题活动,比如,在“妇女节”的时候,则要举办以“我的成长”为主题的活动;再如将“助残日”作为一个契机,举办感恩教育周活动。除此之外,还要借助“清明节”、“劳动节”、“建军节”、“建党节”等等充满意义的节日以及纪念日,将升旗活动、国旗下讲话、学校广播台、主题演讲等等作为主要教育场所,举办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来实现严格管理、教书育人的目标。其次,学校则要切实体现出共青团具有的组织能力,真正发挥出整个集体的能量,对学生们开展有关思想教育的工作。最后,则要切实借助每一周的升旗仪式,持续不断的举办升旗活动以及国旗下演讲,播放大量新中国成立以及抗日战争阶段的电影,让学生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感恩、学会珍惜,从而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与道德修养,真正变成国家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让德育回归于生活实践
        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等通常都是在实际生活中慢慢养成的,并且还可以在生活实践之中获得快速的提升。

然而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等等都并未对其给予充足的重视,有部分老师也仅仅是想要搪塞管理者又或是想要达成固定的任务,所以才会在课堂上以及班会上秉持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进行枯燥的讲解,借助此种办法开展的德育教育就十分乏味且刻板,更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只有让德育教育切实回归于生活实践之中,借助老师们有目的性的辅助和引导,在实践过程中利用各式各样的活动,才可以有效让学生深化对德育的理解。所以,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富有德育思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可以在整个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道德修养。比如,若是想要让学生向雷锋精神进行学习,争做好人好事,就能够分阶段、分批次的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和老人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又或是进行一些话剧表演,像是碰到老人过马路、公交车上让座、朋友不经意间摔倒,同学学习压力太大、遇到挫折要怎么办等等的表演,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中小学生形成助人为乐精神以及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不仅仅是要将“学习雷锋”精神时刻记忆在脑海中,还应该将德育教育和整个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实践环节中对真理进行检验,使学生们对道德这个词有一个深刻的领悟,从而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升华自己。
        三、实施家校联合,推动德育全面发展
        所有教育工作者要切实体现出“学校主战场、班级主阵地、老师主力军”的作用,在认真组建好班主任以及思政老师两组优秀德育团队的时候,还要主动构建出思政教育场所,制定德育教育体系。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当中度过的,父母亲人对于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更加严重且深远的。所以,学校需要开展家校联合,时常和学生家长保持一个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尽可能转换家长老旧的教育思想,切实和学校达成配合,并让家长为学生制定一个学习任务,从而增强家庭教育教学能力,改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教育则需要从多种层面开始着手:其一就要知晓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用公正的态度来管理家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以及道德修养。其二“为国教子”的思想理念是如今社会家庭教育的一个主要标示,以后的高品质人才一定要拥有较强的政治觉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信守承诺、保护环境等等优质的思想品性。其三则要借助多元化的方式方法来完善家长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对德育的了解热情和兴趣,真正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其四,采用学校丰富的图书、互联网、计算机等等材料为家长讲解有关德育的内涵与本质,利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使家长们掌握更多的教育模式。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推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顺利的开展与达成。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实施的环节中,老师需要变成学生的朋友、伙伴,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内心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如此一来才能够引导学生慢慢敞开心扉,使其变得越加乐观积极,充满正能量。并且,这还可以推动老师更顺利的实施德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立德树人?德育有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李莉.赤子(上中旬).2016(23)
        [2]浅谈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立德树人[J].陈忠长.时代教育.2016(08)
        [3]格桑德吉.基于立德树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