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张玉雯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有效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是构建新型教育框架的重要实践。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有效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是构建新型教育框架的重要实践。本文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分析,研究在进行情境创设时的措施及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从而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进行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
       
        在小学课堂中,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总是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数学学科受过去的教学模式方式限制较多,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对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将抽象的数学与现实结合,更加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
        1.1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问题
        在小学教学中对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原则问题进行把握,可以保障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提升教学效率。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握以下两点原则:
        (1)培养学生积极性原则。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探索阶段,维持其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十分必要。在这样一个充满兴趣好奇的阶段,我们在进行创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情境创设的生动趣味,教师对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来对创设的情境进行趣味化。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尊重其解决数学问题、帮助更好教学数学的本质原则,还要在创设的过程中修饰,来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性的作用。
        (2)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原则。目前随着新教育不断发展,数学的学习从书面能力更多的向实际运用能力中转变。将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情境创设教学,不仅仅增加学生的记忆力,方便教学,更是可以增强学生在生活中也能灵活把握数学的实践能力。利用情境创设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在小学阶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1.2 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要点
        对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还要对其实施的要点进行把握。原则可以确保情境创设的实施有效性,而把握其要点可以加快优化实施的进程。在小学数学的情境创设中需要清楚两个要点:
        (1)增强与学生的心理交互要点。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老师帮助学生构建属于他们自身的数学学习框架的过程。在进行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心理的分析,小学阶段是思维的形成与转变较为频繁的阶段,是我们进行引导教育的“黄金时期”。老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把握,创造出一个与学生可以进行良性交互的问题情境,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高学习效果。
        (2)对情境创设模式不断进行更新优化。社会发展的进程十分迅速,信息时代下我们无法预料什么样的事物会闯进我们的生活。将情境创设做到与生活相统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快,作为我们也要转变眼光,对情境创设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提升,与时俱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做到与生活的步伐一致,与时代相呼应,有利于数学教学情境的发挥。


        2 小学数学教育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实施
        2.1 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还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于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一直都是着重强调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要注意时刻与实际相联系,完善情境创设的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具体从以下策略来看。
        (1)联系生活环境。教师在进行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对问题进行生活化,将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超市购买东西时,对物品的价格或其他属性进行分析,小学生往往生活经验不足不够了解,比如小数或者重量等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思考。
        (2)对情境创设的方式进行多元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式不应当只局限于一种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要根据班级特征来对问题情境创设方式进行创新。我们可以通过小学生爱玩的特征,来以加入互动游戏的方式进行创设,或是对孩子好奇心强烈的特点来通过趣味故事、表演等活动来进行教学情境创设。
        (3)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增强自主性。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情境”的优势,来对问题进行引申,直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利用“情境”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学习效果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情境创设要注意开放性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创建开放性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情境创设与生活联系的实际意义
        任何的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后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目前在传统的教学方式里,对于数学这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来说对其实践性培养不够好,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密切。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效问题的情境创设中要做到与生活的联系,在这个环节里提升学生的实用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使用数学的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的应用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老师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情境创设这一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提高课堂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双琳.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初探[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75.
        [2] 施雯. 刍议有效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设[J]. 数学大世界,2017(6):90.
        [3] 钟平阳. 创设有效情境 演绎精彩课堂——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 数学大世界,2017(5):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