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体育兴趣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李录进
[导读] 由于笔者在农村中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15年,看到农村中学生体育观念淡薄,学校体育条件差,加上大部分体育教师上课方法单一,操作设计不当或根本错误,造成大部分学生厌学、怕学,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摘要:由于笔者在农村中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15年,看到农村中学生体育观念淡薄,学校体育条件差,加上大部分体育教师上课方法单一,操作设计不当或根本错误,造成大部分学生厌学、怕学,对体育课不感兴趣。针对以上的现象,从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教学操作设计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在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上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操作设计
导言:
        目前农村学生体育观念相对淡薄,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初中生,习惯了小学里游戏为主的课程,进入初中之后,运动量增大,训练项目增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怕上体育课,怕吃苦,怕晒太阳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初一的学生更为突出,这些现象都是农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偏低,家长期望不高,学校体育条件极为有限所至。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从教师自身、学生的思想、学校的体育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创新,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1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体育
        体育课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环节。目前农村中学生体育观念淡薄,学校体育条件差,加上大部分体育教师上课方法单一,操作设计不当或根本错误,造成大部分学生厌学、怕学,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怎样使学生快快乐乐的学习体育是学校每个体育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尝试着让学生快乐学体育,努力体育课堂轻松起来。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笔者把点滴经验记述下来,与志同道合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商榷。
1.1 从思想认识上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堂机会,对体育学科的特性以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义进行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1.1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只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才能锻炼健康的体魄,而体育课又是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最基本的形式。每周两节体育是很难得的锻炼身体机会,从理性上激活学生的体育兴趣。抗“非典”这场战争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人们普遍关爱生命,珍惜健康,更加注重身体锻炼,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是抵抗疾病的原动力,再次证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对预防各种疾病起到积极作用。
        1.1.2 体育与智育。体育能促进智育的发展,一个人有了健康的体魄,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有效促进智育的发展,使学生从根本上消除学习上的顾虑,提高体育兴趣。
        1.1.3 体育与中考。在中考科目中,今年体育占50分,在文化分没有多大差距的情况下,体育分的高低就成为进入重点班与普通班最关键的几分,通过体育在中考中的作用的思想教育,同学们对体育的重要性有了更高的认识,在体育兴趣的培养中起到推波助浪的作用。
2 从教学操作设计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科学操作设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指导思想紧密联系的。目前体育课枯燥乏味,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体育教师不重视、不研究教学操作设计是重要原因之一。

部分体育教师上课自己动的少,成了“旁观者”,在中长跑项目中一些体育教师下了死任务,多数学生亲身体验了教师的严厉和跑的“极点”之苦,有些体质差的学生有一种恐惧心理。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设计不当或根本错误引起的恶性结果。体育教师要精心进行操作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学习任务、练习要求的方法与手段要有新意
        在中长跑项目中可以采用追逐跑、绕8字跑、男女分组跑、变换地点跑等。这就是说每次课要让学生有新鲜感。
2.2 学习的难度与练习的要求要适度
        上课时不一定下死任务,要让学生逐步提高,不能急于求成,搞“一刀切”有部分学生会失去信心,对课堂教学和后继学习都造成极大的障碍。
2.3 创造和谐的练习气氛与环境
        体育老师只有通过教学方法、练习形式和教学手段的变换创造亲切的练习气氛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区别对待
        按运动能力层次教学,按水平分组练习,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希望体验到成功感和成就感。
3 努力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体现自我、发挥主动的宽松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在体育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在“跳台阶”练习时,由于恐惧心理,有些学生就不敢跳,怎么办?批评不行,而且容易导致伤害事故,此时除了鼓励学生,加强保护措施外,还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敢跳的学生先跳,不敢跳者心里并非不想跳,而是不敢,他们看到敢跳的没有危险,自己自然就想尝试,如果还不敢跳,这时应以降低标准让他们从1级、2级开始,同时教师加强保护,进行表扬,学生的信心自然增强,并战胜恐惧心理,就不会厌学、怕学。
        在50米项目练习时,一般都是按顺序2人一组进行练习,这样做有时会出现一个较好,一个较差,较差的学生怎样用力跑也不可能追上,这时会产生怕别人嘲笑的矛盾心理。体育教师要及时观察,这些现象,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实力相当,有较强的竞争性,课堂气氛较好。
4 结论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首先是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心理,从而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中注意合理科学操作设计,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这几方面的工作,在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上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素梅.农村学生上体育课的心理障碍是什么[C].
        [2]胡波.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J].
        [3]武云化.体育科研实践与理论.
        [4]于素梅.体育与健康课为什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C].
        [5]于素梅.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其克服方法[C].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