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尹楠
[导读]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开创教学新思路,投入更多精力,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与新思想,促使教学更好的面对社会与自然,而不是闭门教学。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开创教学新思路,投入更多精力,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与新思想,促使教学更好的面对社会与自然,而不是闭门教学。细节上,还需要营造全社会对科学思维与学习的风潮,为学生培养更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培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具体的培养方法不仅是对教师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全社会的考验。教学工作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学生、教师、家长都是融入在整个社会中的一员,任何的教学与素养的培养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调动全社会的支持与头脑风暴的贡献,并且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尝试与经验积累。
        一、科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内容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基本概念的掌握认识,树立实证意识,培养探究能力,建立科学的思维状态与科学态度。能够通过科学的意识方式去观察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与总结问题,建立一种积极正面的思维状态与知识体系。要有清晰的科学教学学习目标,同时依据实际条件实现目标。学习的目标要科学合理的设定,符合个人实际情况所需,避免好高骛远,也避免过于粗糙低水平的形式化。要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科学学习的兴趣与能力,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要走入生活中去运用科学知识,知识要投入实践的使用,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一定的社会价值是教学的目标。
        二、小学科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一)注重教学情景的搭建
        要注重教学情境的搭建,无论是实验情境还是讨论的氛围,都是很必要的情境建设方式。科学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实验属性,因此可以多利用多种实验项目来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同时也从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学生科学有关的实验最为感兴趣,尤其是实验过程带有新奇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验的方式可以分为学生自行操作与教师演示操作,两种方式各有优劣,不能笼统一刀切。学生自己动手虽然其兴趣度更高,但是也可能导致教学的进度慢或者操作的水准低,甚至有安全隐患的实验不能执行,有操作局限性。教师则有更强的操作能力,演示成功率更高,同时更好的注意细节,保证安全,教师自身也可以掌控演示表述的节奏,把控整个课程进度。此外,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教师可以将实验过程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而不需要过多的人为操作。但是并不以此人为人工操作没有必要,只是视频可以展现更多内容,减少实验操作的繁琐,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甚至视频教学可以展现更具有精彩但是风险高的实验,适用性更广。甚至摘取各种社会、自然案例做实验教学情境的素材,采集资源更广。要充分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做兴趣引导,培养更多的科学兴趣小组,让科学学习氛围得到生长。

甚至可以推荐更多的科学趣味活动让学生参与,甚至在家庭中去尝试,但是要做好安全教育,不要涉及风险,让学生有基本的科学动手与观察能力。
        (二)注重微课教学
        微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科学教学压力,将精彩的微课素材投入课堂教学中,调动学习氛围。一般微课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尤其是要控制在5分钟内,简要精彩的讲述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问题现象问题,也或者是一个知识点的总结要点,避免赘述。要保持内容清晰、简要,提升学生理解的效果。微课的运用与当下互联网技术普及,智能设备广泛推广的基础条件有关。尤其是当下疫情条件下,微课教学更加适合运用在网络教学中。一个素材可以反复使用,可以自行录制,也可以选择网络资源。教师自身要丰富的做好日常微课资源的检索保存,甚至要让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可以将更为直观的素材放在课堂教学中,比单纯口头教学与书面教学更为清晰明确。
        (三)注重教学多样化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多样化的开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可以通过丰富化来促使其呈现的效果更好。方式上,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教学、问题引导式、分层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受与反应,提升学习的多样化,达到学生多素养的培养。内容上,要多与生活化的素材结合,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是生活现象的提炼,要懂得通过科学的思维去分析现实生活的现象与问题,而后解决应对。要注重对书面材料的扩展,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教学中。
        三、结束语
        现实的科学教学工作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努力的优化教学,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包括要家庭成员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避免对学校教学理念的冲突。社会层面,全社会建立多种科学活动,教育部门要优化教材资源,提供多种学习活动支持,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社会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韩刚.小学科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研究[J].学周刊,2020,(18):47-48.
        [2]张潇娟.谈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才智,2020,(18):57.
        [3]常建儒.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课堂构建研究[J].商情,2020,(22):229.
        [4]张俊红.STEM理念引领小学科学教学走向核心素养[J].小学时代(奥妙),2020,(5):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