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基于市政工程通病防治及品质提升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11期   作者:徐文静
[导读] 现在,我国经济在保持良好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上
        摘要:现在,我国经济在保持良好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上,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市政工程的发展,市政工程关系着民生问题,所以市政工程的质量尤为重要。在目前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是保障市政工程施工问题的关键因素,解决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是解决市政工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阐述市政工程中混凝土的通病防治及品质提升的质量监督管理措施,希望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工程;通病;防治措施
前言: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其质量保证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考虑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市政工程的重要意义,有关部门现在直视中国市政工程的混凝土工程质量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寻求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的有效提高,最终促进中国市政工程的健康发展。
1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市政工程是非常复杂的工程,其施工过程复杂,施工材料的种类多样。另外,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在市政混凝土工程中,会产生各种质量问题。市政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在混凝土工程中,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对市政工程的质量会有所提高。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蜂窝、孔洞、裂缝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好混凝土施工前的混凝土混合比例试验计划,加强相关防护。
2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
2.1 混凝土结构不平整
        麻面与蜂窝问题是构成混凝土结构失衡的通病,造成这两个问题的共同原因是工程不规范,具体来说,麻面问题是混凝土振捣中密度不高,因为内部还有气泡,所以导致麻面问题的产生。蜂窝问题与混凝土材料的调配比例有关[1]。除此之外,材料质量的下降也会产生混凝土蜂窝问题的出现。因此,混凝土的麻面、蜂窝等问题对市政工程中的混凝土的施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市政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混凝土施工的科学合理性,使混凝土结构质量达到行业质量标准。
2.2 混凝土开裂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工程质量,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施工要求,否则会产生混凝土开裂的问题。混凝土的开裂问题主要是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裂缝的出现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性能,尤其是当混凝土应用于市政工程时,会降低市政工程建设的美感,而且在严重的情况下,也会对人民的出行以及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应该严格遵循混凝土施工要求,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避免市政工程质量的下降。
 2.3 原材料问题
        钢筋混凝土作为市政工程的必要原材料,质量是非常重要,但是钢筋的暴露问题却严格制约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影响了混凝土的性能。钢筋露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性不够,导致钢筋的暴露。钢筋混凝土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到支撑作用,钢筋一旦暴露,就会大大削弱了市政工程建筑的稳定性,给工程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不仅不利于提高市政工程整体的稳定性,还可能严重地威胁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2]。
2.4 混凝土渗水问题
        众所周知,市政工程的规模很大,种类繁多,其中有不免有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接近河川、水坝等水环境。所以,混凝土的渗水问题需要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提高重视程度。如果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在多水区,无需置疑,混凝土一般多置于水下,以便混凝土对市政工程整体起到支撑作用。

虽然混凝土结构在市政工程建设的内部,但是如果市政工程长期置于有水的环境中,难免会出现市政工程建筑物渗水的状况,内部的混凝土结构也会受到水的侵蚀,在混凝土内部结构的钢筋在遇水后会被锈蚀,继而加大对混凝土结构的压力,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发生,造成市政工程的稳定性大大降低,缩短建筑寿命,影响工程质量。
3 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策略
3.1 科学配比混凝土内部材料
        混凝土内部材料的配比是否科学,直接决定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由于混凝土配比对市政工程的重要性,施工部门安排了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这项工作。市政工程不同对混凝土的配比也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混凝土施工的具体要求,在将混凝土内部材料进行配比之前,相关人员要深入了解工程的施工情况,使用正确的材料配比技术,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地调节比例,使混凝土的内部材料配比符合要求。
3.2 加强对混凝土施工工序的监控
        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监测,保证市政混凝土工程各部分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市政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要求,施工期间的施工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由施工负责人专门负责检查管理。工作人员认真检查工程材料,在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安排专业人员对混凝土搅拌情况进行审查,保证混凝土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按标准化进行,避免各种的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在混凝土后期的养护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定期派专业的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浇灌、保护混凝土,在温度低于5℃的低温天气下,混凝土的养护人员应停止泼水,并使用草坪直接覆盖着混凝土进行保温[3]。
3.3 严格把关原材料质量
        保证原材料质量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后续工作。与此同时,员工在购买原材料时,将材料的质量放在第一位,货比三家,选择规模大、可靠的材料供应商,努力使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此外,由于不是所有工程都要求使用相同的混凝土结构,所以员工在购买材料之前,必须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正确合理地购买混凝土原材料,使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与实际需求一致。
3.4 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混凝土后期管理也是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保护混凝土的主要目的预防因太阳光、雨、雨等天气混凝土在硬化后引起收缩、膨胀,最终引起裂缝等问题,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种方式,其中自然养护是指在混凝土进行浇筑完成后12h之内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所采用的养护方式,在混凝土进行自然养护的过程中其强度在达到相关要求之前,禁止进行任何碾压。加热养护则是通过对混凝土进行覆盖的方式,以此来达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在对混凝土拆解一个月后要对混凝土进行侧面保护,确保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达到标准,防止发生干缩、裂缝等问题的产生[4]。
结束语
        以上是中国的市政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问题,但一系列的对策可以有效预防或避免。此外,相关企业应重视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混凝土共性问题,保障市政工程的质量。总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是目前相关企业工作的重点,有关人员合理处理混凝土的通病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此外,购买优质混凝土原材料,保证混凝土比例和工程科学性,做好相关监督工作,也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推进市政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卫宏,郭运生.浅谈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7):504.
[2]邱炳学.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J].价值工程,2012(18).
[3]陈瑞翔.试述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建材发展导向,2015(12):37-38.
[4]张清沛,张恒德.试论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J].商品与质量,2015,10(3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