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11期   作者:王晓晴
[导读] 园林工程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
        摘要:园林工程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也是居民十分关注的城市基础建设工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现如今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园林设计如果更加充满艺术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园林设计的改善,还可以使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因此,将新技术运用于园林的施工工程中,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精神需求,有利于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促进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技术;园林工程;应用
        1导言
        园林工程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地方,原因是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将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此时,经过园林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对城市的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善,还能够使得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素质得到提高。在园林工程的建设阶段中,一定要注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以保证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
        2园林施工中新技术
        2.1应用特色
        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当地区域的自然环境,并将当地资源有效整合,从而构建一个具有艺术性的休闲场所。在现代城市中,园林是人类接近自然最好的机会,在园林施工时会将园林构造成一个生物系统,让里面的植物自然成长,所以园林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也都是为增添园林建筑的美观性和自然性。园林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大多具有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发挥地理优势等特点。我国地大物博,植物种类更是不知凡几,所以可组建园林的基本元素较多。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时,都会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其采用的新技术也都是可将当地资源优化利用的,如园林山石摆放、土方挖掘、边坡防护等。园林施工的新技术还应该顺应当地的自然规律,如园林灌溉、雨水回收等技术都是与自然环境合为一体。通过良好的艺术策划,保证植株可自然成长,提高观赏效果。
        2.2应用途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园林工程新技术不断被发现,其应用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集中在设计环节、施工环节以及养护管理环节。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可采用CAD技术处理设计方案,用现代软件进行立体建模,模拟园林的生态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采用先进的浇灌技术、雨水回收处理技术等保证园林的自然性。在植物养护的过程中,还可通过现代的栽培养护技术对园林植物进行护理,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3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应用特点
        技术引领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在园林建设领域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不同的技术在园林施工中可以发挥出来不同的作用。就当前的情况看,园林施工新技术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3.1发挥地理元素的优势特征
        园林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工作内容,而且这些工作内容涵盖了许多的领域知识,此外,我国的地域跨度大,不同的地域在环境特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不同的地区,植物的类别也不相同。所以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不能独立的进行,要充分的结合当地具体环境,结合各种自然资源,对新技术的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保证这些新技术可以与当地实际情况充分的相符,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新技术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各种植物的种植上,就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园林施工中对各种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植物的作用。
        3.2符合当地的自然规律
        在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这些技术的使用要建立在符合当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新技术的作用就会被严重的限制,而且,还会对园林项目的整体建设效果造成影响。

比如在园林施工树木移栽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在移栽之前,对树木的种类以及当地的自然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结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选择合理的移栽新技术,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树木移栽,树木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生长态势都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也是园林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内容。
        4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4.1施工测量技术
        精准的测量技术是园林设计与施工最重要的保障之一。以往,施工人员均采用人力测量,工作效率并不高,测量精度也不准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测量数据与实际不符造成设计修改和施工方案更改。现在都采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如红外测距仪等,对施工场地进行精确测量,为园林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提升园林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团队也可根据场地数据设计出较好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现在主要采用全站仪测量、GPS放样法进行测量,保证测量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4.2雨水回收技术
        雨水回收技术是现代新型的园林技术,主要是利用雨水浇灌植物,解决植物缺水的问题。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园林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不仅是人工湖泊、蓄水池需要用水,植物、动物也需要用水,将雨水回收再利用可减少园林工程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新雨水回收技术中,主要通过人工湖和蓄水池以及树木周围的排水系统吸附雨水,让更多的雨水滞留,从而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该技术将雨水回收再利用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缓雨水对地面的污染。
        4.3园林灌溉技术
        园林养护过程中还需要较好的灌溉技术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以往经常使用传统的灌溉方式,严重浪费水资源。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园林施工的工作人员经常采用微灌技术或智能灌溉系统等方式灌溉植物,节约水资源,保证植物自然生长。微灌技术就是喷灌和滴灌的方式,通过小型喷头控制灌溉的水量,让园林中的植物缓慢吸收水分。智能灌溉系统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实现无人控制灌溉,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该系统可检测植物的生长状态,严格控制灌溉时间和水流量,节约水资源。
        4.4高边坡防护技术
        高边坡防护技术是现代园林中常用的施工技术,通过建立高边坡提高整个园区的观赏性。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也可依靠高边坡支护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安全。高边坡防护技术需要根据当地园林边坡的坡度以及周围的水文环境进行设计施工,通过建立高边坡防护提高坡面的抗滑能力,提高植物周围土壤的蓄水能力。在现代新型的高边坡防护技术中,主要分为两种防护,一种为植物防护,另一种为砌体封闭防护。植物防护就是通过高边坡加固周围土层,提高植物周围土壤的蓄水能力,砌体封闭防护就是利用人工砌体达到支护的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园林施工新技术应用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而且传统的施工理念也难以改变,这都阻碍了新技术的运用。要加强技术培训,更新施工理念,充分做好园林绿化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加强现场管理监督,做好技术控制与管理等。当然,新技术的运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施工单位结合相关策略,逐步推行,从而促进园林施工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司广超,高晏利.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8(24):177.
        [2]乔凡.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24):186-187.
        [3]宋晓梅.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5):185-186.
        [4]刘春玉.试析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8,45(1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