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分析及设计对策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8期   作者:杨伟华
[导读] 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功能要求的越来越高,导致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
        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功能要求的越来越高,导致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性,因此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问题,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即使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很高,但是其安全性往往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从而降低建筑工程质量。基于此,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安全性就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为促进建筑行业的安全和长久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结构工程;安全性分析;设计
        引言
        分析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是近年来建筑领域研究和交流的主要成果,是解决建筑土建工程的重大问题的应对途径,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1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1)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师的安全意识薄弱。建筑物都是由建筑结构设计师一笔一笔设计出来的,因此,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建筑师的安全意识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师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对于建筑物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所以,经常会出现施工事故。由此可见,建筑结构设计师的安全意识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甚至还会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财产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
        (2)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等级不足。各行各业都有针对其经济建设发展的规章制度,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筑行业的规章制度进行设计,确保建筑结构方案的可行性。但是,我国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多为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积累,不能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从而降低了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等级。另外,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可能保证每一个部件都向理想化的方向进行,实际的受力会与设计方案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影响后期的建筑施工,为建筑物埋下了安全隐患。
        (3)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效果不明显。抗震性是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物抗震性的优劣代表着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能否充分得到发挥,面临地震灾害的时候才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者都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施工地区不一定会发生地震灾害,从而忽视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种侥幸的心理会导致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流于形式。
        (4)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期勘察不到位。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之前的前期勘察是整个建筑施工的基础,只有在对施工工地的地形、地貌、天气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后,才能设计出完美的建筑结构方案。在进行施工工地前期勘察的时候,测量点的布置、钻探孔的深度、测量设备的精准度都会影响前期勘察的结果,从我国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期勘察情况来看,在以上几个因素的测量精准度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5)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脱离实际。不管是建筑结构的设计还是其他行业的发展,都要以实际发展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行业的稳定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设计人员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刚走出校门]的他们缺少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经验,因此,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过于的理论化,没有将设计方案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影响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2解决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问题的对策
        (1)加强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期勘察。建筑物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其安全性才是重中之重,由于我们无法对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现象进行控制,所以,要想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居住、生产的安全提供保障,就要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才能面对地震、外力撞击等意外。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期勘察是建筑施工的基础,要对测量点的布置、钻探孔的深度、测量设备的精准度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能准确无误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师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每一个建筑结构设计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建筑结构设计师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为建筑物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推动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定发展。要想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师的安全意识就要保证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只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施工技术,再加上细心、严谨的态度,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另外,建筑企业还要定期对设计师的安全意识进行培训,让设计师把安全意识当做身体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建筑物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3)加强对建筑物抗震水平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师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施工地区的地形、地貌,对施工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及时的预防,在所有自然灾害里面,地震灾害对于建筑物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建筑结构设计师要合理的利用施工环境,巧妙地进行结构规划的安排,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抗震性与耐久性监督与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4)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师的专业设计水平。没有专业的建筑知识是无法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所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师的专业设计水平非常的重要。建筑结构设计师提升个人专业技术的方式有很多种,像是通过网络与同行业的专家进行交流沟通、报名建筑结构设计班、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等,总而言之,只有不断的完善自身修养、提升专业技术,才能设计出完美的建筑结构方案。
        (5)将建筑结构设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软件被应用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对于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非常繁琐,其中需要很多次精密的计算,计算结果的误差越小,建筑物的安全性就越高。传统的计算方式是通过人工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着很大的误差,但是,计算机软件的合理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3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只要不断加强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前期勘察、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师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建筑物抗震水平的设计、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师的专业设计水平以及将建筑结构设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就能够提高我国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罗震宇.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性分析[J].门窗,2018(02):86.
        [2]胡木献.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分析及设计对策[J].江西建材,2017(22):24.
        [3]何祥伟,张富祥.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与安全性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7):21-22.
        [4]王智博,刘金彩,白静.市政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6(13):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