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其中工业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其自身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对于工业建设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而相关施工单位在进行工业建筑的施工建设时,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重视,其中厂房建筑主体结构在整个工业厂房建筑中尤为重要,其自身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建筑质量,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该应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确保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
关键词:工业建筑;主体结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研究
任何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都离不开合理的施工技术,对于工业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而言也是如此。工业建筑本身的施工工期就比较长,而且规模也相对较大,施工单位若想保证这一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则需要结合厂房的建设需求以及实际的施工情况,选用合适的施工材料,并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以此提高工业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能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1建筑常见的主体结构
工业建筑的建设是保障工业顺利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场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所以,保障工业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极为重要。通过对我国工业建筑的研究分析得知,常见的几种工业建筑主体结构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简体结构等,每一种不同的结构施工的工艺和技术都是不同的。框架结构主要的施工方法是用现浇法来进行的,用这种方法进行施工可以提升结构的整体性能,使结构的建设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种施工方法也有一定的不足,在进行工作时由于施工的工程量较大,所以会用到较多的模板来进行施工。剪力墙结构的施工一般使用大模板和滑膜等施工方法来进行的,能有效地提升施工的效率。简体结构一般情况下也是采用现浇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的抗震性。
2主体结构的钢筋工程
2.1钢筋的制作和运输
钢筋混凝土使用是常见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使用钢筋混凝土来对建筑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首先应该对使用的材料质量进行保障,在对所使用的钢筋进行制作时,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来进行操作,制作的钢筋不但质量要符合要求,其规格和大小都要与施工方案设计相同,制作完成的钢筋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对于质量不合格的钢筋不能运输至施工的场地。在对钢筋进行运输应避免途中对钢筋的质量产生损坏,当钢筋运送至施工现场时,堆放的位置和高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2.2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钢筋的绑扎和安装是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项目,如果钢筋绑扎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后期的施工不能正常进行,在对绑扎错误的钢筋进行返工时,也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就要严格的保障钢筋绑扎的位置和方式。在钢筋绑扎完成之后需要对钢筋设置一定的保护层,防止钢筋出现锈蚀的状况。对于钢筋保护层的设置时要使保护层的砂浆和结构的砂浆保持一致,保护层的厚度要与水泥垫块保持一致。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还要对绑扎的质量进行检查。
3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也是工业建筑主体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对结构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要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就要严格的对每一环节的施工进行控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保持施工缝的湿润状况,在进行浇筑时要分层来进行,对于每一层浇筑的厚度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和规定的要求来进行。在浇筑完成之后,为了使混凝土具有密实性,需要及时地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工作的合理进行可以使得每层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密度较好。振捣工作的进行也需要分层来进行,对第二层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需要将振捣棒插入第一层混凝土十到五十毫米左右,为了保障振捣的质量,还要使得振捣具有均匀性。如果在振捣的过程中模板发生松动,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漏浆的状况。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为了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必须要对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4砌体施工技术
砌体的施工中要保障砌体的施工质量,首先应该对水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砌体进行之前需要根据图纸的设计将轴线进行标出,并对皮杆数进行立好。在砌体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对砌块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在清理完成之后应该采用逐块铺砌的方式来进行,对于灰缝的施工不但要求灰缝横平竖直还要用铺浆砂来进行填补,对于填补所用的浆砂要求是较高的,需要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这样才可以对灰缝填补的质量进行保障。
5脚手架搭设及加固措施
脚手架是工业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为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注重脚手架的搭设质量,并做好相应的加固工作。其中满堂架是脚手架中的一种,也是工业建筑主体结构工程中需要的脚手架,施工人员在搭设满堂架时,要根据实际需要承载的负荷量计算得出,其自身的门架跨距以及间距,确保门架的净间距不会超出1.2米,还要保证满堂架的高宽比是小于等于2,其高度最好不要超出30米的范围。而在搭设满堂架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相应的加固方式,比如,施工人员可以对满堂架顶部的两个步距,纵横双向的水平杆件进行加密,将其间距设为750毫米,使其在满堂架的顶部形成稳固的“环梁”,同时还要将其底部的扫地杆的间距也加密为750毫米,以此提高底部的稳定性,确保整个满堂架的稳固性,使其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稳固的施工平台。
6结束语
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工业的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工业建筑的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建筑主体结构是保障建筑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保障,虽然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建筑行业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建筑施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而施工质量的产生会对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力造成影响,所以为了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的长期发展,就必须提升对工业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以此来保障建筑的质量,施工技术的提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明.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1-2.
[2]李红雨.浅谈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622-622.
[3]符耀雄.工业厂房建筑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57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