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结构实体检测工作技术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8期   作者:陈亚男
[导读] 本文首先对结构实体检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探讨了建筑工
        摘要:本文首先对结构实体检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探讨了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方法,即从承重结构混凝土强度、砌体结构承重墙柱的砌筑砂浆强度、受力钢筋数量和位置以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法;实体检测
        引言
        建筑工程的结构标准是根据实际的施工要点并以合理的建筑施工需求为基础,对可能存在需要检测的内容进行分析,确保建筑工程整体结构检测的合理性。按照实际社会经济效益和经济水平进行准确合理的分析,研究建筑工程结构检测的各个方面内容,运用合理的技术方式,对多领域的相关技术原理和原则进行分析,从实际工程结构着手,合理的分析结构检测的效果,明确实际技术要点。
        1建筑工程实体检测的基本意义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建筑行业日益繁荣的大背景之下,工程质量管理领域也有了重大飞跃。一般常见的工程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然后得到行之有效的治理。但众所周知,还有很大一部分建筑企业在工程结构施工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和隐患。在该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应加大管理力度,采取必要的手段对当前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建筑工程进行治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完善2002年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加大对结构实体验收工作的重视程度,更好地发挥结构实体检测的作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2建筑施工结构检测技术方式
        2.1回弹仪的检验
        (1)回弹仪的检验在使用回弹仪前,需对回弹仪进行全面的检查,要先做率定,率定试验应在室温(5-35)°C的条件下进行。回弹值应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结果的平均值。率定试验应分四个方向进行,且每个方向弹击前,弹击杆应旋转90度,每个方向的回弹平均值应为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士2;确保其测量的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精确性;(2)回弹法的检验步骤首先要根据实际的需求,来确定出测量的区域。一般来讲,需要对同一结构层进行试验,需选择多个测量区域来进行回弹测试。根据施工要求,测量区域之间的间隔距离需控制在2m以内,并且测量面积≤0.04mm2。在进行混凝土表面实验之前,需要对测量区域进行清理,确保其不存在杂质和漂浮物。确定好测量区域之后,需要借助砂纸来清理掉附着在混凝土表面的杂物,并且需要使用毛刷来进行彻底的清理。一切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需要确保混凝土检测面和回弹轴线处于垂直角度。在增加压力时,需要均匀平稳发力,并且对数据进行记录。需要在测量区域对测量点进行均匀的布置,并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操作,相邻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0mm以内,每一个测量区域内都需要记录16个数值,并且精确到个位数。测量完回弹数值后,需对选择的区域进行碳化深度值测量,其会在测量区域表面形成一定直径的孔洞。孔洞形成之后,需要彻底清除掉其中的杂质,并借助水来对其进行冲洗。然后,在孔洞边缘位置滴入酚酞酒精溶液,再进行测量。多次测量之后,对所测量的数据求出其平均值。


        2.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利用钢筋扫描仪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进行探测,能检测出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分布、位置、对应点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方便、快捷、准确,为钢筋混凝土构件质量判定提供最客观的科学数据。在工程的实际检测中,对楼板中负弯矩钢筋的保护层控制尤为关注,因为楼板面层钢筋的保护层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钢筋的绑扎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人员行走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支撑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楼板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造成楼板面层负弯矩钢筋处保护层偏厚的现象在大多数工程中普遍存在,对构件的承载力和耐久性造成影响。《规范》中对板类构件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时规定: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3点取平均值(如负弯矩钢筋设计间距为100mm,规范中规定的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实测长度只有500-600mm,检测长度太短,不能对楼板负弯矩钢筋整体情况进行判定)。在实际工程检测中,通行做法是:每块板沿X、Y轴两个方向布点检测,每一方向量测长度≥1000mm,另外,《规范》中提出的对每根钢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量测3点取平均值的观点和目前对检测的要求不谋而和,对同一根钢筋的3个部位进行检测,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单根钢筋和整个测试长度范围内钢筋的实际位置情况,通过这样的检测,其检验数据基本上能反映出整块板的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控制。
        3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可靠性
        3.1对精度防损伤的判断指标进行分析
        根据实际检测得到的数据,对建筑工程建筑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做到保证,且要合理的保护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分析以及记录相关数据的变化,要对实际数据的分析过程非常明确,可能存在的隐患要记录清楚,对比实际与理论结果,判断建筑精神受损程度。
        3.2对检测的应用效果做到有效提高
        建筑工程结构通常是受到非线性问题的影响因素才发生改变改变,非线性操作技术与线性操作技术有很大的区别,根据建筑工程结构标准,要对实际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有关非线性的数据的方法,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结构检测的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施工检测技术是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价值,根据实际检测的标准,对可能存在的强度范围进行合理的分析,尽可能的减少理论与真实之间的差距问题,按照实际结构检测数据的分析内容,合理的分析建筑工程检测的内涵。通过判断建筑工程实际结构测试标准,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性,提升建筑工程的建筑合理性,更好的服务于建筑行业,服务于社会。结构实体检测对增强建筑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保证结构实体检测的准确、有效,才能促进结构质量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加强建筑整体安全性。在今后的结构实体检测中,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特征,制订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案,以国家规定标准和检测要求为基本依据进行有效检测,以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实现优质、安全的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水昌.谈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措施及质量监控要点[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46,48.
        [2]胡敏,王亮.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风,2016(16).
        [3]李凯.基于安全性、经济价值前提下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