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8期   作者:吴春兰
[导读] 我国由政府主导投资的工程项目,其管理模式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临时组
        【摘要】我国由政府主导投资的工程项目,其管理模式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临时组建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如工程指挥部,负责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施工材料、设备采购、施工人员组织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这种模式适用于业主具备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或者工程量较少、技术要求较低的工程。但随着我国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难度不断增加,该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针对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市政污水处理工程
一、我国目前市政公用工程管理模式
        市政公用工程作为政府主导的民生工程,其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其投资方的联系密切。以改革开放前后为分界可以将市政公用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计划经济时代,起投资主体只有政府,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后的市场经济时代,市政工程的投资主体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齐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总体来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建处模式,很多政府部门以及项目较多的单位均设置了专门负责基础设置建设的基建处。在该模式下,除了常规的行政管理工作,政府单位的基建处需要负责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的筹划、实施、管理等工作。
(2)工程指挥部模式,这是当前政府部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工程指挥部通常政府部门的领导和临时抽调的人员临时组成。工程完工后解散。在我国,多数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市政公用工程项目都采用工程指挥部的管理模式。另外,少数工程项目较少或者没有的政府部门,不设置基建处,只在偶尔有项目时才会临时成立与工程指挥部管理模式基本相同的工程项目筹建处。
(3)工程项目法人模式,是指在现行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指导下建立独立的法人机构,如很多尝试的地铁工程、各地的高速公路等工程项目大多采用项目法人模式。该模式贯穿项目建设到使用的全过程。
(4)专业工程项目机构模式,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改革的全面推进,通过深入研究政府主导投资的工程项目,形成一种新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如企业型管理机构,在确定好工程项目施工计划之后,有政府部门委托企业代为执行业主职能,如各个城市的投资公司,在接受政府部门的为头之后,负责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在有些情况下,政府部门还会建立专门负责工程项目管理的事业单位,如市政公用管理部门,这些非营利的部门专门负责管理政府投资兴建的市政工程。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市政工程项目由政府部门直接负责管理。
二、项目管理在市政公用工程中应用的优点
        2.1有效降低成本
        项目管理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核心是有效降低成本,首次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责权分明,任务对等时,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成员的工作效益。其次,需要非常注意的是施工过程中对于技术的管理。技术往往是影响一个工程进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所以,如果想要降低成本,就不能在一个工程上浪费过多的时间。把任务、工作量以及相应技术按照需求和效率进行划分管理,使每一个人员,每一种技术都能达到最高程度的利用,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缩短竣工时间。
        2.2提升团队素质
        资源合理配置之后,需要合理的划分板块,一口很难吞下整块蛋糕,但是分割成一小块就很容易“消灭”。当然,人员多了就容易鱼龙混杂,施工人员素质不等会对工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项目管理就是能够很好的让各个团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让团队与团队之间都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提升整个团队的素质。
        2.3有效控制风险
        除了既定事件,任何事件都会存在风险。当然,项目管理中也包含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项目管理需要在施工前提前做好考察,对那些可能引起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做一定的控制,并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确保项目的正常实施。
        2.4应激反应迅速
        加强风险管理光靠人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技术来进行辅助。用信息化、数据化的技术,对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用数据生成最有效的处理方案。然后用技术对不确定风险因素进行监控,让在风险因素波动,风险发生时的第一时间就能用对应方案防范风险,有效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三、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策略
        (一)加强市政公用工程中的成本管理力度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项目中的成本管理,在项目开始之前就应该严格控制。分析施工进程中的人材机消耗,合理分配利用资金,整合分项项目花费,杜绝任何一种资源浪费。在成本管理这一块,不仅仅要重视项目资金的流向问题,还要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进行提升,提升大家对项目管理成本预算的认知,是每一相成本预算都有理可依切实可行。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各个环节的项目监管,加强成本监控力度,全面实施成本管理监控制度。
        (二)对施工环节管理项目加强控制
        随着市政公用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项目质量管理要全面考虑各个环节因素,确保公用工程施工项目顺利进行。重点把控项目管理环节中的重点,严格要求工程项目施工环节的每一项要遵循施工标准和要求开展,认真进行现场勘查,加强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项目监管,并对各环节出现的问题积极应对。针对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材料采购、设备管理等加强监管,尤其要重视原材料采购环节,监督采购人员的采购质量和采购流程,认真检查材料品质。对不符合采购流程和材料采购质量的要严肃处理,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真切落实管理体系,对于各个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都要查找问题根源,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将责任追踪到个人,将质量问题在根本上解决。
        (三)对市政公用工程的项目质量加强管理
        质量问题不论是在工程项目施工中还是其他行业中,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质量合格的工程,才可以实现其优良的使用价值发挥其各方面的性能,提升人们的生后水平。就项目管理的管理水平而言,要求其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管理能力,从整个工程项目的全局考虑,对各个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出预判和解决方案,从问题得到避免到实际问题发生的解决,都具备较高的应变管理能力。在施工环节管理方面要做到分工合理,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细则和责任,严格依照施工准则进行管理,对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依照管理准则进行处理。
结束语
        市政工程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工程管理的有序性和安全性,需要从多个管理方面入手,将管理程序落实到实践中,做好管理工作。由于工程体系自身的复杂性,在实践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等方面入手,按照工程进度的要求,对工程体系进行实时检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最终达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炯.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10)
[2]蔡金明.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No.539(30):158-159;
        [3]马志明,骆志勇.浅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No.543(6):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