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我国建设部、建材局统计,建筑工程能耗量占据社会总能耗量的27%以上,为了能够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建筑,减少建筑物电能浪费量势在必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节能性存在矛盾,如何做好安全性、节能性的权衡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特点,分别从安全、节能两个方面出发,探究建筑电气系统设计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系统;电气设计;安全;节能
引言
为了能够保证建筑电气系统运行安全性和节能性,必须全面考虑电气设计的每个要点。电气设计人员要精心考量,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安全性、节能性对比,从技术指标满足度、建筑功能需求度、系统运行安全性、系统总体能耗量等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建筑电气系统的综合效能。
1、现代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
1.1经济性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有关设计人员必须从经济性的角度着手,避免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各种资源浪费等。建筑电气设计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体现在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做好造价管理、成本核算等,还需要从使用效率等角度着手,尽量避免在设计中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实现良好的成本管理。
1.2人性化
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建筑电气设计有了人性化的特征,使得建筑电气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能够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保障其设计能够满足人的使用需求,符合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建筑电气设计中,要保障其设计质量,使得其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为人们创造更为舒适、健康的建筑空间环境。
1.3技术化
当前,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建筑电气设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电气设计越发具有技术化的特征。各种先进的技术等逐步被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中,不仅满足了建筑电气的使用需求,还实现了建筑电气的成本节约等,比如,各种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等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提高了建筑电气控制的效率。
1.4电气设计难度加大
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由于人们对建筑电气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因此,现代建筑电气的设计难度较大。有关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更需要考虑综合性的要素,结合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的使用情况,做好建筑电气设计规划,保障各个建筑电气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配合与协调的作用,保障建筑电气设计既符合实用性、功能性的原则,又符合经济性、节能性的原则,实现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
2、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性
2.1?电力供应
电力供应在当今社会中起基础性作用,是保障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的基础条件之一,而在进行电气设计时,人员应首先考虑的便是安全问题。由两个电源对一级负荷进行供电,这样,当某一电源出现故障时,便可启用备用电源,保证电力正常运作。不仅如此,若容量较大,一级负荷则需要考虑使用两路高压电源;若容量较小,一级负荷便可选择第二低压电源实施供电。过程中必须保证正常电源和应急电源的错开运行,坚决禁止并列运行情况的出现,防止出现向系统反送电。
2.2?设备接地
空调、热水器、电暖气等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电气设备,这部分设备具有耗电量大的特点,且在进行使用时较常出现漏电问题。对此,设计人员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应做好设备接地处理,其中,公用接地体电阻应小于1Ω以保证各种设备的安全稳定使用。
2.3?线路检查
在进行设计时,人员还要对供电设备进行完全、系统检查,其中,包括配电箱大小、设备安装注意事项、电缆线槽是否存在空间不足、是否与电缆占空比相符等,线路检查为设电气设计安全性的实现提供保障,另外,在进行检查时,必须以检测方案为依据,同时,仔细记录检查细节,其中过程记录和设备结构记录等,为之后工作的进行提供资料参考,提升便捷性。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对电气强度作了系统要求,“2000伏,1分钟(泄漏电流定为20毫安档),无闪络及击穿”,因此电气设计人员在检查时,也需注意对电气强度的检查,使其符合标准。
2.4?重视消防建设
消防建设是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设计人员应通过信息技术的提升以及设备的更新,做好消防安全控制、完善消防系统,实现自动报警及灭火,其中包括火灾探测器以及气体自动喷射等。若建筑内出现火灾,则消防建设人员应立刻断开非消防电源,同时,打开火灾自动报警以及应急照明。
若以暗敷设方法铺设通信线路、消防控制以及相关白净系统,则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应主要选择金属管或者具有较强阻燃性的硬质塑料管,在火灾中更好地发挥保护作用,将其敷设于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并且保护层厚度必须保证超过30mm;若常规敷设,则设计人员应选择金属线槽对设备实施保护,同时,要提前做好必须的防火处理。
3、建筑电气节能性设计
3.1压器
对于变压器来说,应该要优先选择具有节能性的。因为与常规性的变压器相比较,节能型变压器空载损失与短路损失都更低一些,同时运行效率也都比较高,具有极强的抗冲击性,因此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在最近几年的电力工程之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此外,还必须要重视对电压器容量的选用。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变压器负载率只要达到50%左右,运行过程中的有功能耗就会越小,但是无功能耗却会增加,所以这就必须要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其负载率可以大概被控制在容量的80%。
3.2配线
对于配线来说,一个方面可以选取一些电阻相对比较小的配电线路,倘若预算比较充分,可以优先选择铜芯的线路,这样一来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建筑当中的空间,进一步优化调整配电线路的布局,最大程度上将配线的长度缩减到最小,从而使电力传输的距离能够保持最短,这样就可以发挥出节能减耗的作用。
3.3照明
①电气照明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节能性的考虑。如果是分区布局的处理,还应该要使用不同颜色进行有效区分,对于那些分辨率要求比较高的空间来说,还要有效促进整合利用,适当将照明系数提升上去。②必须要强化控制端节能,将当下最为先进的照明控制系统引入进来,比如声控、光控等等,以此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耗。比方在楼道或者走廊当中就可以选用声控的形式,当人在通过的时候灯光就会自动亮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自动熄灭,以此最大程度上降低能耗。③可以加大对天然光源的运用。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和土建工程相互配合,及时优化门窗设计,使天然光源能够被引入到室内,实现照明的目的,比如天窗采光、侧窗采光等等,以此降低居住者对于人工光源的需求。④可以引入新的光源,比如LED节能灯等等,从而降低照明系统带来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在使用新光源的时候,必须要加强研究,最好可以和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相互配合起来,使节能的效果可以发挥到最大。比如在上述案例当中就可以在护理单元过道以及病房之中设置“夜间照明”,交给护士站统一进行调配。
结束语
总之,现代建筑电气逐步呈现智能化、信息化的特征,有效减少了建筑电气运行与使用中的能源消耗,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益。建筑电气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关键,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在设计中不仅要保障建筑电气功能效益的实现,还需要保障其具有节能性。
参考文献
[1]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S].
[2]杨敏.探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及节能思路构架[J].中国科技纵横,2017(16):522-523.
[3]周电,马志龙.基于信息化管理的建筑电气节能平台系统[J].现代建筑电气,2017(7):61-66.
[4]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组编.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4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5]杨斌.论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和节能性[J].工程技术研究,2018(5):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