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较多城市已开始探索并实施综合管廊的建设,先后有北上广深及济南、重庆、杭州等城市建设综合管廊,积累了一定的设计、施工、管理经验,这些均为综合管廊进一步建设提供了有效经验。结合淄博市高新区科学城的规划和建设,采用地下综合管廊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空间的大量利用,人口加增,城市环境和资源愈发紧张。在发展初期建设综合管廊,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地下管线杂乱无章及地面道路被频繁破坏的现象,不仅保证管线的合理布置和良好运营,也对新城区道路的畅通和美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城市市政综合管廊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市政;综合管廊;建设路径
引言
城市市政综合管廊的发展对一个城市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综合管廊的先进性对城市综合性水平提高带来巨大改观,对群众生活带来较多裨益,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体系,从而促进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市政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的条件基础
1.1坚实的法律保障
市政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所牵涉的领域包括给排水、燃气、通讯、电力以及道路交通等各个行业,对各部门的监管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防止重复监管或者行业垄断现象的出现,需要相关单位切实出台有效的法律意见。尤其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市政综合管廊的建设,已经是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以促进城市化专业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化社会制度的变革,因此各项建设和运营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法律的支撑和保护,例如有效明确地下空间的权属关系,科学判断空间规划问题以及建成后各部门的监管权责等,以法律为基础来明确职能的划分,从而做到专业化建设透明化监管。
1.2可靠的基础规格
市政综合管廊在建设的过程中,工艺流程包括实地考察、综合设计、有效施工以及后续验收等各个阶段。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十几年前最开始建设市政综合管廊相比,如今我国已经设有专门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按照不同城市建设的标准以及管廊的各类用途,对管线进行预埋、施工和验收,有效地提升了施工建设的针对性和规范性。而且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针对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地下作业,可以利用机器设备远程操作,极大地减少了施工事故,为市政施工的安全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综合管廊建设现状
伴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正在不断提升。城市的扩容和集中迫使城市管理者必须开始统筹考虑整个城市从天上到地下的整体布局。然而由于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开发缺乏总体规划,导致整个城市地下空间布局混乱。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集中容纳布置给排水管线、通信管线、市政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等多类管线的构筑物,因其容纳管线种类多、避免路面反复开挖、后期管线管理维护简单等诸多优点,早在20世纪就已在西方国家大城市中广泛建设。近些年,为切实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彻底改变以往市政工程管线敷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的现状,国家逐步加大综合管廊建设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初步形成了一波综合管廊建设的热潮。
3、城市市政综合管廊的建设路径
3.1综合管廊建设中的BIM应用
(1)施工组织模拟和可视化施工交底。BIM技术可为关键施工步骤进行过程模拟,提供可视化解决方案,对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针对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作业指导书而制作的关键步骤施工动画,能快速表达施工步骤,减少误读,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有效减少返工。尤其是在高压走廊、加油站、地铁工点附近的重点区域,可视化施工技术交底可展现施工现场的周边场地状况、车流状况,通过动画直观表达施工车辆、装备、材料与周边建构筑物的位置关系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2)方案比选。
利用BIM技术创建并整合综合管廊项目模型和周边环境模型,从三维层面全面展示项目总体的设计方案,更清晰和直观地表达出工程模型和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并为项目线形方案比选和决策提供依据。
3.2设计原则
(1)综合管廊的建设应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和各类市政管线的规划进行设计,管线应满足各类管线的维修运营管理要求。(2)最大限度选择尽可能多的市政管线进入综合管廊,以保证管廊的使用效率。确保各管线设置合理,各管线之间避免干扰,保证其运行安全可靠。(3)综合管廊需考虑设置供配电、排风、给排水、通信、照明、火灾报警等配套设施系统。(4)综合管廊的断面布置应紧凑合理,在经济上满足要求。在综合管廊使用效率、工程造价、建设周期、管道收益之间取得平衡。(5)综合管廊应同步设计管线分支、维修人员、设备材料进出的出入口;综合管廊应考虑预留进出空间,以利于布设各类管线的过路管廊。
3.3防火区设计
防火分区可很好的控制火灾蔓延。考虑到双界河路综合管廊内的市政管线主要是电力、通信、给水、中水,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综合管廊内防火分区最大间距应不大于200m”,同时目前国内综合管廊防火分区也基本按照这个原则来控制,因此本工程中防火分隔间距按照200m考虑,即按照200m来控制每个设计单元。
3.4测量放线
所谓测量放线是指施工前将测量仪器送至相关机构进行检测,然后根据图纸所示坐标,对管廊变截面、变坡等变化部位进行校核,对管道相交部分进行勘验,对基槽的高度坡度进行测量。测量完毕后,测量结果需经过监理工程师签字。由于测量结果确认是项目的最后把关口,是在施工前的最后一项检查,之后再发现问题就很难更改数据,因此这一工作必须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
3.5混凝土结构施工
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分步骤浇筑,如果直接进行全面浇筑,首先实施难度将会很大,其次很容易导致浇筑失败。第一次浇筑时选择浇筑底部,先将底层打好,然后开始浇筑墙壁,最后浇筑顶层。在浇筑之前,选择复合材料模板,模板安装过程中要保证位置正确,表面平整,无缝连接。此外模板连接的支撑点必须坚固可靠。
3.6管廊回填
进行回填时,首先要分析土壤的特性。不同的土壤质地产生的回填效果也不一样。为此,首先要考虑最佳含水率和最佳密度;其次要考虑到综合管廊的走向特征,因为它是狭长形的,两侧的回填高度较高,如果没有做到两侧对称,那么会生测斜,最终导致整个工程失败。因此要均匀回填,避免出现压力差。两侧填充完毕后,顶板和防水层要进行人工回填,不可使用大型机器直接在上面夯实,这很容易因内部结构不稳而塌方。在进行土方回填之前,可以在试验场进行试验,对于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压实性进行击实测验。
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城市市政综合管廊的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动综合管廊的运维,对于我国国计民生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世强,常铁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宏观适宜性模糊评价研究[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9,35(04):65-74.
[2]饶传富,毛宇,熊小林,花文青,石永宏,贾万坤,邓心笛.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到新区地下市政综合体建设的思考[J].给水排水,2019,55(05):119-123.
[3]惠疆.现代城市市政综合管廊建设相关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177-179.
[4]王杰.市政给水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J].建筑技术开发,2018,44(05):81-82.
[5]黄玲芳.浅谈城市市政综合管廊的建设[J].江西建材,2018(1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