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也逐步进步,并且随着其功能的增多,其应用的范围逐步扩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技术是决定机械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向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存在着一些发展问题,只有在解决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解决对策
引言
机械传统加工模式的核心力量在于人力资源,需耗费大量人力劳动,才能带来效益。随着机械工程中逐步引进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且节约了生产成本。
1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来看,其起步远远晚于发达国家,虽然近年来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尚处于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机械工程的智能化,但是我国的智能化技术覆盖率有限,还没有完全实现智能化。我国很多行业逐步应用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比如电子信息、钢铁冶金、交通运输等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具有高效率、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
2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问题
2.1缺乏创新观念
如今,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其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虽有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主要原因是缺乏创新思路。部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改进工作较少。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领域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普遍不强,想要推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从柔性自动化的应用角度进行分析,其是数控技术的核心技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将柔性自动化与生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并将其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以实现产品制造。但目前对柔性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创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2管理水平滞后
不同于发达国家机械工程高自动化管理水平,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管理依旧存在理念滞后等问题,这既是缺陷,也是发展空间。机械自动化管理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但也可能是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大、企业效益比较好等原因,导致企业不重视机械自动化管理,使得技术创新严重落后。
2.3人才相对匮乏
目前我国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更新优化已越来越成熟,然而大量企业的经营管理依然受制于传统理念。基于企业管理层到员工层,或多或少都并未高度适应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发展与综合实力强化,这主要是由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导致自动化技术未得到整个企业的重视与明确认知,以此影响了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实践与推广。
3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优化对策
3.1更新理念
在未来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和推广中,为了更好实现优化发展,往往需要重点关注于理念方面的更新,以求借助于新型技术理念以及管理理念,为自动化技术提供可靠支持。一方面,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必要性,关注自动化技术对机械工程的积极作用,明晰该技术应用和传统机械加工制造模式的区别,在该基础上也就可以为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创造必要条件,尤其是资金方面的投入度提升,更是可以表现出积极作用。
这也就需要相关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加大自身学习力度,不仅仅要学习自动化技术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尽量参观走访一些先进企业,观察其在引入自动化技术后产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效益,如此也就能够坚定自身引入自动化技术的决心。
3.2技术创新
对于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而言,着眼于技术层面予以创新优化极为必要,这也是关键着眼点,只有技术更为新颖可行,进而才能够较好服务于机械加工生产流程,解决当前技术层面存在的限制因素。针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创新优化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前机械加工制造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此为目标进行研发,以便借助于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予以处理,确保机械工程自动化生产更为便捷高效,在敏捷性以及准确度方面也能够形成良好保障。从当前机械加工生产制造流程上来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发展应该重点关注于自动化监控系统以及协同管理系统的完善,以便更好实现对于整个机械加工生产流程的全方位优化。从未来机械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势上来看,相关技术手段的创新应该首先关注于集成化要求,这也是机械工程加工制造的重要特点,应该切实围绕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予以协同研究,促使机械加工制造具备整体性和协调性效果,有助于更好完成当前越来越复杂的生产任务,确保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为可靠。
3.3注重人才培养
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还需要重点考虑到人才需求,促使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能够拥有较为充足的人力资源,用于自动化技术的操作应用以及相关实践研发。从人员培养方面来看,首先应该关注于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需求,结合该方面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人才的有效培养,无论是职业类院校,还是企业内部培训,都需要以此为着眼点,促使相应教育培训工作较为契合,相关人员也能够在后续实践工作中表现出较强胜任力。在这种人才培养需求的明确中,往往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具备发展眼光,能够准确预判未来较长时间内,机械工程自动化发展的趋势,进而也就可以培养相匹配的人才,避免因为自身眼光短浅,致使所培养的人才只能够适应于短期内企业发展诉求,需要频繁进行人才更换和培养。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背景下,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在人才方面的工作开展首先应该借助于恰当的招募工作,要求根据人才需求招聘相匹配的人才,尽量促使其能够和自身发展要求相一致,进而才能够表现出更强的人才应用价值,避免了人才招聘的混乱局面。在人才招聘中,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往往还可以和高校合作,将自身作为高校的重要实训基地,进而也就能够促使高校学生在自身企业内部实习的过程中,实现对于人才的筛选,以便促使自身人才招聘更为高效可行,避免了盲目性问题。具体到人才培养工作中,企业应该首先关注于人才理念层面的培养和教育,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意识,能够在自身工作岗位中表现出较强的胜任力。在工作执行中可以更为尽职尽责,避免出现疏忽大意或者是侥幸心理。在此基础上,各个工作人员往往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在实践工作中进行不断创新研究,为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创造理想条件。对于现阶段机械加工制造生产中涉及的所有技术人员而言,更是需要注重加大定期培训力度,确保相应培训内容符合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避免应用滞后技术和理念进行培训。
结语
在新形势下,科学技术推动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不可忽视,机械加工行业作为我国主要产业,实现高度自动化,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所以,机械加工企业应全方位了解自动化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探索寻求最佳解决策略,实时创新优化,以此充分发挥自动化技术的有效作用,提高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质量,为其带来良好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兰梦,吴小辉,马伟,等.浅谈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11):118.
[2]冯建俊.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1):38.
[3]柏洪武.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河北农机,20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