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在不断的提高。防渗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安全性。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渗漏问题属于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渗漏问题得不到有效且及时的治理,就会损害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给使用者带来诸多困扰和不便。所以应全面加强对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研究,给人们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的防渗漏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渗漏技术
引言
现代民众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极高,强调建筑空间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采光效果以及通风效果,还要达到相应的建设标准要求,要避免出现渗漏问题,以便保证空间使用舒适度。鉴于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增强了对防渗漏技术的应用与探究,期望通过对技术的合理运用,妥善解决各项渗漏问题,做好防渗处理,以便将渗漏隐患造成的危害控制到最小。
1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的重要性
房屋出现渗漏的现象是相对比较隐蔽的,住户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通常是房屋渗漏发生一段时间之后,居民受到滴水、墙面或顶板潮湿的影响,才会进行房屋质量排查。房屋出现渗漏情况,大多是发生在厨房、卫生间。部分居民家中的卫生间和厨房由于受到长时间水的浸泡,出现墙面起皮和脱粉的情况,严重者会导致下层住户的天花板和吊顶发生变形。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对居民自身的饮食起居产生影响,也会影响邻居的正常生活,处理不好还会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倘若渗漏严重,整个房屋的线路可能会因为渗漏出现短路的情况,影响居民的用电稳定性,还会使房屋总体承重性能降低,进而导致墙体的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缩短整个房屋的使用寿命。同时,居民长期居住在其中,对身体也会有严重的影响,容易患一些类似于风湿病的疾病。
2房屋建筑工程渗漏的原因
2.1材料质量问题
当材料使用不安全时,产生了不稳定的因素,影响了整个环境的美观与整体性,我们不仅仅要思考到材质的质量问题,也要思考到是不是建筑材料水泥浆材的配比,当配比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时候,墙和墙面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粘贴,影响了墙和墙面之间的稳固,这最终的话会导致一些外部的裂缝和一些严重的渗水现象。渗透现象会危害整个居住环境的整体性,带来更严重的质量问题。
2.2房屋建筑设计不合理
就我国的施工现状而言,建设单位往往注重建筑的总体规划,对房屋渗漏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这样就会使整个房屋的使用性能受到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房屋设计人员在进行相关设计时一定要结合房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工程的地理环境、气候及防水材料的适用性等因素,避免因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房屋出现渗漏现象。
2.3施工操作不当
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疏忽混凝土构造柱和墙面的有效结合,也会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一些安全方面的隐患。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也会引起建筑工程中一些不安全的隐患,比如渗漏的现象。其中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规范意识,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进行施工,还能让施工人员按照相关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意识与行为要求,这不容易导致施工问题出现质量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
3.1屋面防渗漏技术
屋面是建筑工程直接与外界的接触面,是建筑工程保温、隔热及防渗漏的主要部位之一。由于屋面位置的特殊性,在施工时要强化对设计图纸的审查,选用良好的防渗漏施工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施工缝,严格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确保屋面施工质量达到理想的防渗效果。
在防渗漏施工时,首先要对屋面板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在确保屋面板施工质量达标的情况下方可开始铺设卷材、涂抹防水材料。防水材料一般要涂抹两次,整个屋面涂抹厚度要均匀一致,第一次涂抹完成后,在防水材料初凝成膜状时,方可进行第二次涂抹操作。整个屋面的防渗漏施工结束后,要对其进行24小时的蓄水试验来检验屋面的防渗漏效果。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生渗漏问题,要查明原因并找到具体位置,对其进行修补维护后经再次测水试验,直至蓄水试验合格。
3.2外墙防渗漏技术
在具体展开外墙防渗漏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墙面凸出构件展开调查,做好防水细节设计,并要绘制详细节点图;其次,对施工所有材料质量、规格以及性能等展开严格审核,及时更换质量不合格产品,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展开抽样复检;再次,在实施保温施工以及外墙抹灰施工之前,先对预留孔洞等展开防水封堵处理,且要做好缺陷检查,要及时对存在缺陷的混凝土墙面展开优化处理;最后,对外饰面施工全过程展开严格管控,降低裂缝发生可能性。在施工时,需要重点对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材料交接处防裂处理以及上下接茬处防水施工展开重点管控,应保证外墙施工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3.3厨房、卫生间防渗漏技术
(1)在整个厨房和卫生间的地板周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250m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止水带,并应与地板同时浇筑。(2)防水层应沿墙壁上下移动,距离地面不小于300mm。(3)管根、墙角墙根要防水,管子要穿过楼板,并采用止水段的施工方法。地漏安装的高度应比地面最低处低5mm,且地漏的周围区域应使用密封材料密封。(4)门的地面高度应低于相邻房间的地面高度,且防水高度不小于20mm。(5)在整个防水层的施工完毕后必须做好成品保护并及时做蓄水试验。工程竣工前,施工人员应进行应带水检查。
3.4门窗的防渗漏技术
门窗是建筑工程中活动频率较高的部位,相较于其他几个渗漏部位,门窗是渗漏问题发生的集中部位,所以强化对门窗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1)选择合适的门窗材料,提高防渗漏效果。并且材料在安装之前要对其外观、规格、性能等指标进行检验,确保材料的完整性;(2)门窗的安装操作要严格依照设计标准进行,在设计图纸的指导下完成对各部位的安装。同时采用防水砂浆等防渗材料对填缝进行密封处理,通常采取分层填充的方式进行,这样又有效保障填充的密实效果。填缝处理时应由专人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检查监管,这样可及时发现填充过程中的空鼓和不密实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处理。(3)在门窗上部增加雨篷设计,并以雨篷下20mm的距离作为滴水线,滴水线经涂刷防渗材料后,来降低雨水对门窗的冲刷。
3.5地下室防渗漏技术
施工人员在地下室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点,要及时对松动的土层进行及时的清理,这样的话就会给后期混凝土施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次,只有对地下室防水工作的相当重视,才能使地下室更加完整并且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所以施工人员在对地下室进行防渗漏施工时,第一要加强止水带的作用,因为止水带有一个特别好的优点,就是不易裂开。
结语
建筑工程中不同的部位产生渗漏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在应用防渗漏施工技术时,要结合防渗漏部位的具体情况以及渗漏原因针对性的设计。通过完善防渗漏施工方案、提高防渗漏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严格控制防渗漏施工材料质量以及强化防渗漏施工管理等多角度入手,来为防渗漏技术的高效应用创造条件,促使防渗漏技术最大化的发挥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肖金祥.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
[2]迟万岩.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合理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4).
[3]张逢建,尹超龙,吴玉航.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