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预制装配式建 筑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8期   作者:李彦
[导读] 社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民众思想意识的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

        摘要:社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民众思想意识的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我国整个建筑工程行业内的运用实际情况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与当前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统一的,并且在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稳步发展方面也发挥出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配套装备
引言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以及重要性都越来越关注。而预制装配式工程建筑被运用的越来越多,预制装配式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也注意到了预制装配式工程的重要性,该工程的质量容易控制,施工周期短,能耗少等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所以,为了推广这样的建筑,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需要加强,更需要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水平。
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1.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简要介绍
        与以往陈旧模式的建筑工程相比较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在结合建筑工程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将部分建筑工程结构在生产厂房内建造完成,针对预制装配结构需要加以基本的养护,并且结合设计需要和质量要求进行装配结构的验收,在保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之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预制装配式结构以及零部件的运送需要选择专门的运输工具,并且要结合结构的大小来挑选适当的车辆,并在进行运输之前对运输的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确定运输过程中的车辆行驶速度,并且在运输的过程中对结构部件或者是零部件进行安全防护处理,避免结构部件遭到外界作用力的影响而出现破损的情况。在所有的结构部件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后,需要有专业人员对部件结构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无误的基础上方能进行安装。
        1.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在车间生产建筑材料,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部件,十分方便,将工期大大缩短,在施工过程中,工厂所需要的部件进行机械化地生产,产出的部件质量更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也比较高,将施工工地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减少材料的浪费。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不用受到现浇混凝土的限制,并且设计出的混凝土外观质量比较高,可以实现复杂的外观造型要求,更容易与钢构件结合起来,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墙板处理,不会出现保温层脱落的现象,保温层不容易受到破坏。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1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实现连接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方式是预制构件,并且此连接方式直接决定着建筑的连接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建筑的竣工质量。在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主要采取的连接方式是螺栓连接,能够实现预制构件间的紧密连接要求,并且在保证紧密连接的同时,能够满足建筑施工技术要求。在实际安装作业中,为了满足方便钢筋插入的需求,需要在建筑下层板中预留出一定的空间,然后再应用螺栓连接剪力墙,目的是能够保障剪力墙与其他部分达到整体性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施工技术时,需要将剪力墙与主体工程的整体连接充分考虑在内,第一步应确定连接位置,为螺栓应用达到紧密连接的要求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而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沟洫施工作业质量,避免发生墙体移动的问题发生。
        2.2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在利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进行工程建造工作的时候,预制窗体结构在整个预制装配式工程中属于较为重要的一个结构,要想从根本上对预制装配式工程的施工质量加以保证,那么就需要对预制窗体结构加以重点关注。其次,窗体结构在前期预制生产的过程中,要将螺栓安设在窗体结构之中,并且要确保桩体结构与墙体之间的链接保证良好的稳定性。

其次,窗体结构与作业面的距离要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在进行窗体结构安装的时候,要确保墙体上设置的螺栓孔洞与窗体结构的预制螺栓的位置相一致,这样才能保证窗体能够与墙体进行密实的链接,保证各个结构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2.3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属于常用的技术,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预制叠合板与作业层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厘米以上,按照相应的施工要求,将叠合板的安装方向得以明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叠合板的安装方向,以免出现偏差。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叠合板受到破坏,为了避免材料浪费,必须要加强保护叠合板,确保它的安装质量。其次,一定要选择出合理的预制吊板安装施工方式,将吊装紧密度得以保证,在安装叠合板过程中,将临时支架设置起来,设置在叠合板底部位置,稳固叠合板,完成吊装施工工作之后,可以把临时支架拆除。最后,安装双层结构,考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设置出双层支架,安装上一层叠合楼板结构之后,在施工混凝土浇筑,检测混凝土,让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5%左右,才能够将下一层的支架拆除,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配套装备的创新
        3.1升降平台体系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脚手架施工一直是广泛应用的施工方式,由于传统脚手架无法保证安装质量与安全性能,并且在受到荷载力时还具有变异性大的缺陷,在施工现场的安装过程具有时间长影响施工效率的不足。因此,针对这些不足国外创建出施工升降平台技术,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国内建筑市场已经开始注重施工升降平台的应用,但是由于我国相应的建设规范并未建筑,导致此升降平台未在国内有效推广。施工升降平台与传统脚手架相比较具有较大的优势,可有效代替钢、竹、木脚手架的功能。
        3.2高精度测垂传感尺
        在国家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施工正在增加,预制件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正在提高。近年来,我国建筑物的高度每年都在增长,因此建筑物的垂直精度也更高。通常,预装配建筑的精度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测量时,会手动测量尺标。其中包括使用测量传感器、应用测量传感器等创新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允许远程控制和现场操作,而且还允许测量冷却器与智能设备进行无线连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测量活动的准确性,同时确保进一步加工。
        3.3无脚手架多功能防护体系
        在装配施工作业中,以往应用的防护体系采取的是脚手架搭设,或者是采用墙体外挂悬挑式围栏。在搭建脚手架时需要使用大量的钢材材料,并且还需要在建筑预制墙板上进行孔洞的预留,在耗费大量成本的同时也影响建筑的整体美观与质量。因此,科技人员开发出无脚手架多功能防护体系,此体系是在传统脚手架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属于多功能施工围栏,可利用预埋螺栓有效固定,并且在实际施工时无需进行墙体二次开孔,可有效保护建筑的整体性。另外,在实际施工时,通过围栏连接钢片还可以准确定位下阶段的墙体安装位置,从而保证了墙体安装的精准度。站在施工角度,新型无脚手架具有材料质量轻、安装拆卸方便、重复利用的优势。通过应用新型无脚手架,可有效节约材料成本、提升施工效率,满足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结构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研究与开发相关工艺时,需要同时研究配套技术与装备。通过研发出预制装配式结构新型装备,不只会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水平,还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新思路,从而有效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快速进步,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恩泽.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123.
[2]王立.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与建筑设计要点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12):82-83.
[3]韩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191.
[4]刘少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8(36):57.
[5]张琳.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