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装配式住宅是在施工现场将预制的构配件组合、装配而成的一种建筑结构。建造速度快;施工过程不受气候的制约;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显著提高建筑整体质量是其突出的特点。但建筑装配式住宅施工也面临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做好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进行分析,提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1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风险因素
①人为风险因素:是指因人的主观因素而给工程带来的风险。例如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够,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致使一线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政策法规不健全以及尚未统一标准的建筑体系。②技术风险因素:是指由于施工过程中技术不到位、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等造成的施工风险。例如:在预制构件吊装环节由于操作人员技术问题而引起的选用吊具不合理、超重吊装以及吊装过程中磨损构件。③环境风险因素:是指由于恶劣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施工风险。例如我国北部冬季气候恶劣,暴雪、冰雹等自然灾害极易引起构件堆放过程中损坏,再加上检测人员的检查不到位很有可能造成施工安全风险。④预制构件风险因素:是指由于构件尺寸上的误差而引起的施工安全风险。例如在运输过程中因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在堆放过程中堆放不合理、构件本身的瑕疵以及检验不到位致使构件不合格而造成的施工安全风险。
2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健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安全施工管理机制,即公司努力完善制定岗位安全施工标准,按照国家颁布的安全规程,结合建筑装配式住宅的施工特征及实际情况,编制可行性高的岗位安全施工规程手册,并颁发给各个部门、施工小组。同时,完善各项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如建立安全施工会议制度、安全施工岗位责任制度,尤其是必须在危险源作业点挂牌,明确责任人等。二是增强施工人员防范安全风险的意识,因为施工人员是建设装配式住宅的主体,只有提高他们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才能更有效地杜绝安全事故。如公司针对施工人员开展日常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定期、不定期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学习分析和处理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促使他们及时树立安全第一的施工作业意识,拒绝违章作业;设置由专人负责的安全电箱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同时,施工安全风险监管人员也要注意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在施工之前务必要检查机械设备维护工作,监督施工;每一天都要认真巡视各个施工作业面,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2吊装施工的安全管理
预制构件吊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点工序,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环节,为此,必须对其安全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所有吊点位置的布设及吊具的安全性均必须经过严格的设计与验算,吊点的刚度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吊具则应当符合起吊强度的要求;塔吊司机应当持证上岗,且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吊装影响范围必须与其它作业区域进行临时性隔离,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作业人员进入时必须佩戴安全护具;在对构件进行吊装前,应当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可行的专项安全方案;吊装班组在施工作业前,应当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并结合作业中的危险点向操作人员进行专项交底。
①大小梁吊装的安全措施。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在对大小梁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应当用安全带勾住柱头的钢筋,同时,应在安装前,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搭设好支撑架,在对主梁进行吊装前,应当先将安全母索安装就位,边梁则应当安装安全护栏。②墙板吊装的安全措施。在对墙板及阳台板等构件进行起吊前,应当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如下:对钢索进行检查,看表面是否存在破损情况;对吊具、吊点、吊耳进行检查,看是否正常,若是吊点内存在异物应当及时进行清除。所有墙板在吊装的过程中,均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作业流程进行施工,吊点与侧边的翻转吊点都要保持孔内清洁,若是板片的体量较大,则应使用配重式平衡杆进行起吊,这样可以防止风力过大引起翻转的情况发生。
2.3设置临时支撑
PC构件吊装就位后需要用临时支撑与已完成结构进行固定。临时支撑的位置和数量要根据吊装方案设置,综合考虑构件的形状等要素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体系。临时支撑与PC构件及已完成结构之间用预留螺栓锚固连接,不宜用临时钻孔锚固。临时支撑安装完成前禁止解除吊具。严禁临时支撑与外脚手架拉结。
2.4装配式建筑施工临边防护
外防护脚手架应充分考虑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吊装要求,根据施工工艺可采用悬挑式、落地式、工具式等类型。外墙PC构件中应预留外架连墙件、附着件的连接螺栓孔。外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充分考虑吊装工艺和现场实际情况,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评审。严禁将外架作为构件吊装的临时支撑。结构施工楼层临边防护栏杆设置完成后方可进行起吊,严禁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起吊。主次梁吊装完成后应立即悬挂安全网。
2.5加强用电安全管理
应当设置专人负责标准化安全电箱的管理工作,并做好重复接地和保护接地等措施;施工现场内所有电缆线路的敷设均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要加强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用电的培训教育,定期组织电工、电焊工等特殊工种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各项电气操作规程;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普及教育,借此来使所有人员对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从而避免操作不当引起触电事故的发生。
3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3.1BIM数据库的建立
由于预制构件的独立性,每个构件的细部存在差异,数量繁多时会增大技术人员交底的复杂性和加大工程深化设计的难度。而BIM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减少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更为直观地体现构件的组成,从而有利于技术人员对劳务工人的技术指导,有效提高了构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2碰撞试验
在BIM技术的运用下,可以提前对构件之间的碰撞进行模拟实验,有效地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主要是将传统的2D图纸以数据的形式导入BIM模型之中,从而得到三维模拟施工的动态过程,再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得到最科学安全的装配施工方案,避免构件之间发生碰撞,提高安全管理的可靠性。
3.3现场施工组织和工序模拟
优良的施工组织和工序可以更好地提高施工效率并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运用BIM技术可以很好地对施工组织和施工工序进行模拟施工,从而保证预制外墙支撑、施工现场现浇部分模板的支护、现浇部分的现场浇筑、各种构件吊装等的安全性。模拟施工不仅可以得到相关的模拟数据,而且可以得到全方位、高效、安全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各个阶段的安全管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获得了重大机遇,在建筑业安全生产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显得愈加重要。建筑装配式住宅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其中涉及诸多吊装工序,施工安全隐患有所增大。本文从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工程安全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若干要点研究[J].白露平.居舍.2018(27)
[2]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周宏伟.工程技术研究.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