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城市化发展大范围推进的带动下,使得大量的建筑工程应时而生,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越发的重视,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型施工技术和施工物料被研发出来,使得施工工程施工工作越发的复杂。高支模技术是当前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将这项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中加以切实的运用,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再加上这项技术具备良好的优越性,所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人们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为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先讲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述,最后讲了高支模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木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直接影响到施工整体的质量,甚至关乎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点来看,由于施工难度高于一般的施工技术,所以应当严格按照基本的计划内容做好整体的管理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建筑的整体安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城市建设。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5m时,需要进行的支模作业。现如今,在施工建筑中,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支模高度甚至达到了几十米,故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对该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多。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其保障着房间土建工程的质量及工程的施工速度。高支模在施工工程中起着支撑的作用,决定了建筑主体的承载能力,只有该技术落实到位,才能发挥其支撑作用,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施工人员应全面了解该技术的施工要点,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施工进程。同时借助该技术,也可以为施工建筑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提供保障,有利于改善建筑物的外观构造,减少原材料与施工设备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减少施工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
2高支模施工技术
2.1高支模技术主要工艺流程
2.1.1测量放线,在楼地板或楼层板的结构板面上面弹出梁边线,便于比对距离位置及立杆的布置。
2.1.2搭设满堂架,在梁两侧搭设满堂架立杆,通过梁侧立杆找出相应间距开始布置支撑架,搭设支撑架前需在支撑架的下脚部铺满50mm厚垫板,确保楼层之间的上下架体能在一条直线上,根据整体的立杆组合需求安置钢管底座。
2.1.3安装主次梁底模,在梁侧立杆上面,根据梁的横跨方向设置钢管主龙骨水平找平杆,在U形托撑上装置好双钢管主龙骨,主龙骨两侧用十字扣件扣紧在梁侧立杆上,再根据间距铺设梁底次龙骨,依次铺上厚木胶合板。
2.1.4安装主次梁侧模和板底模。主次梁的钢筋在捆扎完毕后,需根据外部框架安装梁侧模和板底模,先在梁侧模上安装面板,再根据面板压底模面板,梁侧模上口标高同板底标高,依次安装木枋次楞、钢管主楞,按照模板的设计选定拉螺栓进行固定,两侧可根据立杆的间距设置斜撑,间距与满堂架立杆间距相同。
2.2运用高支模技术注意点
2.2.1支设立杆时垂直度要运用经纬仪来进行校正,保证受力垂直,不产生偏移,在模板安装完成后,应对模板进行适当调节,检查模板的标高、横截面积、平整度、垂直度等。
2.2.2在铺设板底模时,要确保板底模能严丝合缝,没有缺漏,不会溢出浆液。在顶板与四周的墙体部分采取相关安全措施,将单面的小龙骨紧紧顶住墙面并且加塞海绵条,防止浆体泄露。
2.2.3模板的长向拼缝须在次龙骨上,次龙骨要在使用之前通过平整度检查,确保2块模板的拼接不会有落差和空隙。
2.2.4在对顶板的模板进行贴设后,需要使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通过靠尺逐渐校正、找平。
2.2.5标高完后,需在立杆之间设置水平拉杆,根据模板预先设置确定拉杆数量。
2.2.6对模板进行后续清理,开展验收工作和质量检测。
2.3安装环节技术
搭设脚手架立杆时禁止进行直接搭接;应用可调丝杠时,调节高度,可以在脚手管一端进行丝杆设置,只能在上方设置;利用脚手架完成对系统上扣件的支撑,并且要确保整个系统的完整性,不得存在损坏情况。在应用脚手架系统时,要时刻关注局部变形和沉降问题,若上部存在较大荷载,经常会导致脚手架支撑系统在应用期间发生变形和沉降等各种问题,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对问题进行处理,确保各项内容都处于可控范围内,具有针对性地对各项材料进行更换。
2.4模板拆除技术
2.4.1在正式开始模板拆卸工作之前,需要针对混凝土凝结的情况进行检核,在保证结构的各项参数达到标准条件之后方能实施拆卸工作。从事吊装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能够高效的对吊装机械进行操作,并完成模板的拆卸工作。模板拆除工作全程都需要由相关监管工作人员实施监督,保证各个环节的效果和质量。
2.4.2因为模板拆除工作通常都会在高空的环境下进行,所以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所以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在开始拆卸之前,需要在施工现场周边安设警戒线,并且在实施拆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观察,确保在拆卸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结构破损或者是裂缝的情况,避免结构任何的操作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5高支模验收技术
当完成高支模安装作业后,为保障高支模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其进行验收工作也是建设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而从某方面来讲,为确保安装的整体质量和整体效益,企业需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共同来完成支架安装的验收工作,在保证相关高支模结构具有较强承载力、协调性和契合度的基础上,最终为后续工程的施工奠定良好基础,满足土木工程建设的基本需求。
2.6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施还需要配合混凝土浇筑技术,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作业人员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以及和水的配比情况进行计算和检查,以此来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中的安全问题。之后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作业人员会严格的按照浇筑的流程进行浇筑,采取从中间向四周扩散式来进行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均匀程度,并保障混凝土的浇筑是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的。另外,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还需要保障振捣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这样才可以保障混凝土不会出现局部凝固的情况。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初凝解阶段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作业人员还要对初凝阶段的混凝土情况进行监测,保障高支模施工的完成。
2.7控制构造技术
高支模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经常采用钢管脚手架,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具有操作灵活、简单等多项优势,这也使其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支模脚手架支撑的关键作用就是控制扫地杆位置,确定采用的水平杆,以及杆间距是否与要求相符,特别是要对纵横两个方向水平杆位置和数量的控制,应当将剪刀撑设置在合理位置处。
结束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对于土木工程质量会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土木工程质量满足应用需求,要利用合理措施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适当控制,提高土木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孟鑫.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9(28):120.
[2]苟建军,李建,许海娟.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65.
[3]杨杰峰.试论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求及要点[J].四川水泥,2018(0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