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岩土工程勘察中所得的数据对建筑工程后续施工及其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针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施工单位必须即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基于此,以下对高层建筑岩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岩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根据建设需要,对建设场地、环境特征和施工区域的岩土条件进行勘测查明、分析和评价,并编制相关文件的活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最重要的并有直接影响的就是对基地的勘察,处理好地基勘察中出现的问题,对于稳定地基、保证工程顺利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深度剖析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实际效益
岩土层会在长时间的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互相支撑的表面结构,能够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在岩土工程地基建设过程中,在建设初期,通过各类材料和技术支撑,进而保证在后续建筑的稳定性,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岩土的松散性,对于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破坏结构上的稳定,由于地壳本身就在不断地运动,再加上沿途自身的重量较大,所以很难在岩土工程地基建设过程中保持平衡。实际建设中,会使用到多样的重型机械,对于岩土层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对整个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由于岩土层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这种破坏甚至会出现连锁反应,整个工程建设都会出现一定的危险。在实际的岩土工程地基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操作人员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耗费很多的材料成本,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的不足,需要从操作技术和材料等多种方面进行弥补,否则,就会导致岩土层地质性灾害的出现。
2高层建筑岩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换填土法
换填土法,也称为换填垫层地基处理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土换掉,在处理地基时,工作人员找出地基土层下有大量软土的区域,将这些影响地基稳定性的软土移除,换成沙土、粘性土等建筑材料,并将基础面压实,使之能够承受地基的压力,成为持力层,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地基所能承受的载荷。换填土法具有很多优点,如土体压实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目前已经被应用到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在使用换填土法进行地基处理时,要保证作业区域土壤有足够厚度层可供置换,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考虑到换土的作业空间,要根据施工地域和工程项目的要求合理规划地基的垫土层厚度。工程竣工后还要加强检查次数,保证回填的垫土层的含水率等相关数据指标在标准要求内,从而保证地基的稳固和均匀。
2.2桩基础处理技术
对于桩基础处理技术而言,其在高层建筑岩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将建筑物向地基施加的负荷传送到地下岩层。承载力高、沉降量小以及抗震性能好等都是桩基础处理技术具备的优势。在桩基础处理技术中的应用,技术人员需注意的技术要点有:首先,施工单位需要对该设备进行严格的选择,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施工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其次,在使用桩基础技术进行正式打桩前,需要先试桩,这样就可打出最符合施工要求的桩;最后,应将桩端打入持力层来保证桩的稳定性。
2.3夯实法
夯实法是利用自由落体原理,重锤自高处落下时会产生很大的重力加速度,进而对地面产生强大冲击力,砸落地面,夯实地基土体。该技术加固效果良好,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特别是在低饱和度粘性土、碎石土、粉土地基、砂性土性质的地基上操作效果更好。在实际的操作中,重锤重一般为8吨—10吨,下降高度20米左右。为确保重锤的工作效率,在作业时可采用间歇性夯击法或者连续夯击法,操作时要注意控制噪音,避免影响施工区域周边人们的正常生活。
2.4添加剂地基处理技术
在城市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做的是根据施工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例如:在软土基地上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可采用添加剂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属于一种将可塑物质添加到地基中增加地基稳固性的技术。经研究可知当前我国应用最多的添加可塑物质为水泥。以上就是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有关人员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市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才能实现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5高压喷射处理方法
高压喷射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喷砂泵来喷射浆体,实现地基土质和浆液的充分混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混合体会硬化成为加固体,从而使地基的荷载承受力得到提升。除了上述的几种常见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之外,还有灌浆处理技术以及砂石成桩技术等。因此,施工单位要根据地基基础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合适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从而提升地基基础的荷载承受力,为地基基础处理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3解决高层建筑岩土地基处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3.1完善有关制度,加强沟通交流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做的是为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建立规范且完整的监督审查体系。在完成该体系建设后,施工项目就必须严格按照该体系中的规范流程进行,除了需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准备之外,还应避免设计文本单一化的现象;其次,在建筑项目开始前,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人员除了需要通过文件形式进行交流外,还应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勘察信息准确无误传递到地基设计人员那里的同时,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2制定地基处理方案
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工艺技术的类型选择中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①确定地基处理工艺技术的施工技术类型。对于整个工程的成本造价,施工工期安排进行全面梳理,根据边坡的失稳机理,边坡性质等进行现场检测监测控制。②根据施工方的实际施工条件展开现场施工。如某岩土工程项目采用的是土钉支护施工方案。则在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土钉支护的形式,现场施工人员根据建筑施工标准展开土钉深度,土钉位置定位施工,并且对于土钉成孔位置进行标记。其次是根据规范以及边坡的工程性质确定好注浆泥浆各种原材料比例控制,土钉入孔之后,展开拉拔试验,确保每一个土钉的粘结性都能够达到施工质量标准。
3.3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
施工人员作为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织成员,施工人员自身素质高度对施工质量及勘察效率等均有着直接影响。由于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本身就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不管是岩土工程勘察人员还是地基设计人员都需要在完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对方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通俗来讲就是:岩土勘察人员需要知道地基设计时对勘察数据的要求,设计人员则需要跟岩土工程勘察人员一同分析地质条件,进而制定出最佳的地基设计方案。
结束语
有很多的原因都会影响岩土工程地基的质量,自身岩土层的结构、周边地理条件、自然因素等,都会导致岩土地基的承重能力下降。此外,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岩土层结构也会进行一定的改变,防治这种情况发生可以使用多样化的形式,来规避和解决掉实际的问题,利用实际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其进行对应的合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萧体贤.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09):47-48.
[2]裴巧玲.高层建筑岩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8(10):94.
[3]王英男,张婷.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1):223.
[4]孙渤.岩土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关键探究[J].中外建筑,2017(11):142-143.
[5]盛小龙.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方法与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08):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