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乘用车工厂基础设施维护维修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8期   作者: 蔡彬
[导读] 随着汽车制造业高速发展,不断有新的乘用车工厂投入生产使用,在生产运营中

        摘要:随着汽车制造业高速发展,不断有新的乘用车工厂投入生产使用,在生产运营中,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均会出现病害,严重者甚至导致生产停线,直接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工厂基础设施的维护维修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基础设施  厂区道路  地下管道  维护
        乘用车工厂的基础设施出现多种病害,下面我们就工厂的钢结构厂房漏雨,厂区道路路面破损、下陷、积水及地下管道漏水等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1 钢结构厂房漏雨
        乘用车基地主要有四大工艺车间、集配中心和发动机工厂。四大工艺车间为:冲压车间、(车身)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现代的乘用车工厂厂房多为钢结构厂房,漏雨是钢结构厂房常见的问题。车间漏雨包括屋面漏雨和墙面漏雨,钢结构厂房屋面漏雨常见为彩钢板屋面和TPO防水卷材屋面漏雨。
1.1 彩钢板屋面
        常见有钉眼、屋面洞口、屋脊、各类泛水包边、天沟焊缝等位置漏雨,导致漏水的原因有各类反水包边生锈脱落、自攻螺钉生锈或疲劳断裂、密封胶老化、搭接处理不到位等。解决措施:更换严重生锈构件,对松脱的彩钢板及各类泛水包边重新加固;搭接处理时注意合理的搭接长度和顺序,以及泛水包边搭接处内侧隐蔽位置的密封;密封材料要采用正规厂家的耐候密封胶、丁基胶带等,不得使用玻璃胶等不耐老化的材料;风机、风管、斜拉杆等突出屋面的洞口周边宜采用“三布五涂”的施工工艺。我们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女儿墙内侧墙板与天沟相接处包边的水平面被压向墙体内侧倾斜,且两段包边拼接处在墙板内侧位置的垂直面未有密封处理,导致雨水灌入墙体后漏入厂房内,且该漏水位置不便于维修;而在设计时可调整天沟和女儿墙内墙板的相对位置,则能取消该处包边,避免该处的漏水风险。因此,在各类泛水包边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方便施工和后期维修;施工时要严格控制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得因赶工期而牺牲施工质量。
1.2 TPO卷材屋面
        此种做法的屋面发生漏雨的情况较少,但造价较高,一般用于贵重设备较多的厂房,如发动机工厂和涂装车间。漏点多发生在超出屋面的构筑物与TPO材料接触位置松脱,如排风管道、排烟天窗、基础的四周。这时采用热风焊接工艺补焊和钢带加固,焊接时需注意新旧TPO材料材质保持一致。
1.3 墙面漏水
        墙面漏水常见于窗户包边和铝合金窗户,一般因包边搭接漏胶、玻璃窗构件缝隙导致漏水。解决措施:窗户四周的包边与墙面板之间缝隙、以及包边与窗户铝合金型材之间的缝隙、包边搭接处需用耐候密封胶完全密封;每块玻璃四周与铝合金型材构件的缝隙内外、以及型材构件之间的缝隙均用耐候密封胶完全密封。
2  厂区道路常见病害
        厂区道路有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砌块路面。厂区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路面破损、下陷、积水等病害,影响车辆和行人。
2.1 路面破损
(1)混凝土路面
        当混凝土路面表面出现裂缝和破损时,可采用人工剔凿的办法进行修补;当局部破裂时,应将破裂部分彻底清除重新浇筑;当发生错台、板块网状开裂时,应考虑路基质量出现问题,需凿除整板,重新夯实路基。特别的,在绳索路混凝土特种路面中,当绳索采用钢筋替代时,应考虑将钢筋1/3截面直径埋入混凝土中并加密路面钢筋的预埋板,保证路面钢筋与混凝土紧密贴合,否则在汽车试验时路面钢筋与混凝土地面间会产生间隙,撞击声将干扰试验,导致特种路面频繁返修。


(2)沥青路面
        当沥青路面结构和强度满足使用要求,仅沥青面层局部发生病害时,如(15~40mm)车辙、局部破损、细小裂缝,可对应刨平、局部挖补、补缝等;当沥青路面上面层出现大面积老化(路面粒料脱落、松散)病害时,可以采用微表处理工艺进行修复。沥青路面的基层分为刚性(混凝土基层)、半刚性(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柔性(级配砾石),常见混凝土基层和水泥稳定级配砾石基层。当混凝土作为基层时,常见混凝土板块接缝导致的反射裂缝,混凝土基层开裂下陷导致沥青层破损;当水泥稳定级配砾石基层时,常见路面凹陷导致跳车。以上因基层病害导致的道路病害,均需要挖除到路基压实后再逐层修补,混凝土板块间还要采取防反射裂缝的措施,如加铺土工织物。
2.2 下陷
        雨篦、井壁周边路面下沉,主要是因施工过程中压路机无法碾压其周边且未人工夯实,未对其周边补强处理,在营运期过往物流车辆碾压导致下陷。解决措施:挖除其周边下陷路面结构,对路基人工夯实,浇筑混凝土作为基层,再恢复面层,或直接浇筑混凝土路面。
2.3 积水
        路面积水多出现在道路两侧低洼地方,对不影响车辆通行且能在短时间内消散的可不处理;对积水较深、影响车辆通行或长时间不能消散的,需要引导排水。一般做法为在最低点增加雨水篦或地漏,暗埋排水管引至就近的雨水篦或雨水井、沟等;人行道上积水可考虑直接开槽引水排至行车道上。
        值得注意的是两侧人行道上树池内的树木也可能对道路造成影响,常见为地下树根导致的路面起拱、开裂,人行道砖松动、唧泥,榕树的树根还可盘于路面之上,对过往车辆和行人造成安全风险。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做法为移除当前树木改种其他根系不发达的品种;取消人行道内的树池,并恢复路面,更能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对行车道路面修复时,应挖除地下大块的树根,回填时要分层压实,再恢复路面,才能避免路面再次下陷。因此,在设计阶段应考虑绿化对道路的影响,合理设计绿化带位置,减少后期道路维修工作。
3 地下管道漏水
        乘用车工厂地下给水管道包括生活给水、中水和消防给水;排水管道包括雨水和污水。
        地下给水管道发生漏水是常见病害,一般漏水部位在绿化区域内则容易查找和判断;若在道路下方或混凝土板块下方给水管道漏水时,因地面出水位置在混凝土板块施工缝或开裂处,而不能快速查找和判断,需要由专业人员使用听漏棒或电子放大听漏仪,根据不同材质不同音频判断和查找具体漏水部位。一般因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连接处漏水(如球墨铸铁管承插式连接处、PE管电热熔焊接处),也有因砖块、石片刺破PE管道而导致漏水的情况。漏水部位找出后,确定修复方案并组织开挖修复。采用哈夫节、混凝土包管等是比较常见的抢修方式;有时开挖道路不被允许,可考虑顶管过路的施工工艺。
        排水管道有预制混凝土管道、双壁波纹管、PVC排水管,常见管道失稳变形或破裂,甚至导致地面下陷,造成排水不畅。当埋深不足、又因保证坡度而不能加深时,可采用适当减小管径并增加管道数量、混凝土包管、增加钢筋网片,或管路改道等措施进行修复。在雨水充沛地区,可安排不少于1次/年的雨水管网全线检查,清理泥沙,检查应安排在雨季来临前完成,避免厂区内涝影响生产。污水管网也应安排不少于1次/年的全线检查,并定期清理化粪池、隔油池、沉沙池、提升泵井等污水管网配套设施,避免堵管。堵管解决措施:人工清掏疏通,采用大型吸污车疏通等。新建厂区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巡查频次,预防雨水将泥土冲刷至排水井内,防止施工建筑垃圾倾倒入井的不文明行为发生。
4 维修管理小结
        首先要建立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和维修管理制度,对维修人员培训上岗,并审查人员资格;收集和整理工厂建筑、道路、管网资料信息,图纸分专业、按区域归档,当有改动时应及时更新。其次,编制巡查计划定期点检,辨识隐患并及时维护,确定维修方案并按计划实施。最后,对维修工作进行经验教训总结,建立数据信息库用于指导后期维修工作和新建、改造工程的开展。
        厂区建筑、道路及管道的维修工作是保证乘用车工厂正常生产必不可少的工作,采取巡查点检、维护保养等措施,可减少维修工作频次,降低维修成本。在设计阶段优化设计方案,施工阶段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在生产运营阶段进行合理改造,可减少维修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