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我国农业农村基本国情,农村各基层基本事务与财务管理水平均属于薄弱环节,国家下沉的资金无法做到严格审核与管理,保全力度不够,资金流向不明确,这些因素都影响我国农村各项扶持政策的贯彻与落实。自我国实施农村综合改革以来,对于农村建设以及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类项目扶持资金下沉到村一级,这就导致村级财务管理的资金规模较大,相应的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农经管理;监督职能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较高,所以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是重要内容。但是结合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其中暴露出一系列弊端和缺陷,缺少完善的监管制度和财务管理队伍,严重影响到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成效。故此,需要摸索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针对性提出改善措施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实现农村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策略
1.1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
农村得到发展的根本是实现经济发展,因此财务管理对农村的日常运行和长期建设起着决定作用,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尤其是针对其管理手段进行创新。首先,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与体系,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必然受到相关直接领导机构的约束,这些机构在农村财务管理的大方向给予指导。但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各地农村的发展情况不同自身的基本特点,所以能够得到基本调整,但在长期不适合的制度下仍存在着不合理和恶性循环的问题。必须针对自身情况改善这一不良现象,从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到强制性进行执行,确保财务管理制度能够直达病处,并保证制度本身的严肃性使管理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不仅如此,制度的建立是在法律的有效性得以开展的,相关主体对自身的财务管理要有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身管理理需要符合法律法规,而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
1.2建立立体网络管理系统
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建立了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涉及教育与财务等多方面内容,也收获了相应的成效。但是,村与村之间并未存在紧密相连的信息平台,各地信息比较孤立,严重影响了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与精准度。同时,还出现信息反馈不及时等现象,无法做到信息的有效交流与分享,严重制约着农村财务开展信息管理工作,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要改变此种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强农村财务信息设备的管理措施,严格规定农村财务信息设备的系统配置标准,增强硬件与软件等设备的系统相容与可靠性,保证其稳定运行,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与交流,进一步降低系统管理维护的难度。此外,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还需借鉴网络管理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立体网络管理系统。使用故有的网络体系,以各村现存的信息平台作为基础,构建综合性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并进行备份,建立动态数据库与监督平台,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预防信息故障的产生,推进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1.3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队伍建设,根据各部门工作要求落实职责到实处,协调各部门工作有序展开。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摒弃以往“三资”管理人员执行和监督的多重身份,严于律己,切实提升农村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组织在职人员专业培训和考核,尽可能吸收高素质人才,改变以往的“三资”管理人员结构,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成效。另外,实行农村集体“三资”台账,界定产权,并做好档案记录,以便于协调解决农村“三资”问题,推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展开。
2农经管理监督职能强化措施
2.1职能细化
为实现农经监督管理职能强化,应当对其工作职责进行细化,以确保农经站行政工作人员可以基于职责与权力,开展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基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导,农经站行政工作职责进行了一定调整。
第一,全面贯彻国家各项政策,确保农林畜牧业可以得到稳定有序发展。同时,农经站管理人员需基于村级发展现状,制定农村农业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年度指导计划,经过审批通过后进行落实。基于技术人员的指导开展农业生产升级,合理的调整农业资源配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制定相关体制改革制度,以释放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基于农村现阶段财务管理工作现状,指导村干部开展“股份制改革”与“土地流转改革”,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构建时完成既定的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监督、内部控制等目标。同时需保证土地承包工作开展的可行性,及时对土地承包纠纷进行仲裁。
第三,现代化农业发展建设,基于农村特色资源开展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以构建农业经营主体,确保当地农业经济得到稳定有序发展,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
第四,农经站内部工作管理机制优化,基于具体工作内容明确对应工作人员的职责与义务,确保财务管理责任到人,如乡村的专项扶贫资金财务管理工作、农林畜牧现代化产业发展扶助资金、乡村社保专项资金、村民粮食补助资金、土地征收资金财务管理等。每一项资金都需由具体的农经站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乡村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时,杜绝出现腐败问题、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公款贪污等情况,以保证乡村财务管理工作得到可靠保证,稳定有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实施。随着我国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进入决战期,全国各地扶贫发展工作紧张有序开展,但仍旧有不法分子贪污专项扶贫资金,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对乡村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造成影响。通过赋予农经站专项的财务监督管理职能,监察各级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主动规避财务腐败问题发生。
2.2加强财务监督及公开透明
从农村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上,已经了解农村财务管理掌握着整个农村的经济命脉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无疑表现了农村财务管理也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履行管理义务和职责,要在法律法规的指引下合理掌握农村财务经费。而促进这一运行过程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就是监督的作用,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权进行有效监督。一方面村民可以定期的对村干部的管理工作提出疑问和监督,使其工作在村民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另一方面,财务支出和收入的基本情况必须要公开透明列在村务报告栏上。更为重要的事,村民和村领导并非两个独立主体,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村民可以为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创新提供建议,村领导也要虚心细心的听取村民的有效意见,不断改善自身的管理工作。在财务信息公开透明的基础下,农村财务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监督,也促进自身经济的灵活运行和活力提升。
结语
为保证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的可行性,需在农经站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下,遵守上级单位的政策法规,确保农经站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落实,推动村级财务管理体系构建。为保证财务管理模式运行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需结合实际村庄的财务经济发展现状,强化农经站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职能,杜绝基层贪腐问题,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整体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宋霞.探索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强化农经管理监督职能[J].山西农经,2019,08:156.
[2]王立文.完善村级财物监督管理制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J].吉林农业,2019,16:57.
[3]夷建良,张新卫.深化农经管理改革促进农村和谐发展[J].江苏农村经济,2018,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