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8期   作者:李晨
[导读] 智能化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
        摘要:智能化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采用智能化信息的手段尤为显著。智慧工地系统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和高新科技等植入建筑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中,同时使这些物体进行关联,并且形成物联网,随后物联网需要与互联网进行整合,以此使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现场有效结合。文章对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慧工地系统;建筑工程管理;运用
        引言
        智慧工地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将包含人工智慧和虚拟现实等在内的不同新技术植入到与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有关的物体当中,同时进行互联,以此形成建筑工程物联网,并和互联网进行整合。
        1智慧工地系统概念
        智慧工地系统是指将BIM、GIS、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物联网监测等高科技技术与建筑人员管理、材料采购、机械布置集成,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交互平台,构建成实时管理体系,建立互联协同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实现智能可视化的管理与监督,从而实现更全面的工程信息感知,更高效的工程信息互联,更完善的工程施工管理,为建筑施工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案,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协同管理能力,加快工程进度和提升工程质量。
        2智慧工地系统的重要作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智慧工地系统可以对大数据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结合有效的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处理和收集的效率,使建筑施工工作具有规范性,也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智慧工地系统可以及时地对施工质量隐患进行排查,以此使建筑施工中的信息具有准确性与有效性。智慧工地系统能使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并且将互联网技术作为自身的依托。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更加流畅,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会更好地开展。施工单位也可以通过智慧工地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工作。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也可以通过智慧工地系统进行消除,以此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尽快落实。
        3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3.1环境检测和智能喷雾降尘
        建筑工程施工会产生粉尘污染,破坏工地周围环境,对于具备环境检测和智能喷雾降尘功能的系统,它可以实现自动联动运行,节能高效,且造价较低,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在智慧工地系统中,降尘除霾监测子系统可以对现场环境予以全天候动态监测,同时能将检测到的数据,及时传输至微电脑系统完成数据分析,当发现超标项目时,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措施。该子系统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小粉尘的浓度,实现对工作环境的全面改善,无论是对保证生产安全,还是维护环境卫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子系统能对与周围环境有关的各项信息进行测定,包括温湿度、风力风向、噪声和有害气体,同时还能将测量信息实时显示于触摸屏,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的分析,实现联动。该子系统能充分体现出社会效益,以及可以对环保做出的贡献,在过去的施工现场中,降尘大多通过人工喷洒完成,这样仅仅可以减少尘土,不能对建筑物和施工周围环境实施有效降尘,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有很大的区域性限制。而采用上述子系统之后,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并能体现出以下几方面优势:实际应用效果十分明显,能有效降尘;可实现系统联动,减少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可实现自动启动与停止,减少实际用水量。
        3.2周界防范红外对射系统
        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办公区和生产区的管理进行强化。在此过程中,重点在于防盗,由于建筑施工场地材料堆放较多,人员复杂,加强防范红外对射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防范盗窃事件出现,而周界防范红外对射系统是智慧工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布防区域的侵入行为进行探测。

如果出现侵入行为其会立刻发出警告,提醒值班人员查看报警所处的区域,并且显示出可以使用的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周界防范红外对射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准确率较高,可以有效避免外来入侵。另外,不需要监控人员实时对问题所在进行观测,在操作过程中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3.3工地现场智能限电控制
        施工现场生活区的用电始终是安全管理工作重难点,施工人员的用电行为比较随意,产生不可控制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轻则造成一定程度的财产损失,严重时将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起因大多是人员违规用电。
        该子系统分别从时间、负荷与电压几个方面入手控制,在用电时间方面,对人员宿舍中每一条供电回路借助时间控制器实施控制,上班时断电,避免无人时产生安全事故;在用电负荷方面,在所有宿舍中都配置220V插座,用于冬季取暖时碳晶板供电,所有插座都只有一条回路,而且在每一条回路上都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如果工人私自改造,则当电流超过5A时将自动断电;在用电电压方面,宿舍中的照明回路采用36V电压,用于保证实际的用电安全,另外,为了满足对手机进行充电的要求,在宿舍中还配置了专门的充电插座。通过对以上子系统的应用,采用了不同的手段对实际用电进行控制,从根本上保证了用电安全,而且设备系统可实现自动化,大量节省人力投入,降低了实际的工程管理难度。
        3.4劳务人员的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行业具有劳动人员多、工作复杂、难度大等特点,很难对劳务人员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智慧工地系统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处理等方式来进行对劳务人员的管理工作。对劳务人员的实名制登记和实时考勤以及管理工作都可以通过智慧工地系统来进行,此系统对劳务人员的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智慧工地系统与工人管理系统结合,可以形成一个安全教育平台。工人可以通过此平台进行对工地特征和劳动纪律的学习,并可以通过此平台学习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实名制的考勤方式可以使施工管理的考勤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并降低了人力成本。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可以实现手机应用定位,这能使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能得到尽快解决,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3.5塔吊安全监控系统
        塔吊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由管理系统、设备系统、工程系统、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在实施的时候,通过现场操作人员将监控设备安装到塔吊上,利用数据库实时对塔机的运行高度、角度、风速等指标进行计算,实时监控运行的动态。如果产生违规行为,塔吊安全监控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判断,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发出相应的警报,对塔吊司机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控制,从本质上保证塔吊的正常运行,实现对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提前感知和防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工地系统是现代建筑行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具,不仅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还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为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手段。为了更好地运用智慧工地系统,首先需要企业正确认识该系统的重要作用,管理人员掌握系统相关操作,确保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发挥其智能化优势,做好工程项目各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项目整体品质,以实现建筑行业不断朝向新领域发展,促使我国经济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施金浩,梁磊,史泰龙.浅议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11):203-204.
        [2]段媛媛.智慧工地系统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安全,2019,34(07):42-43.
        [3]欧阳美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及问题[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26(08):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