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房屋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手段贯穿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才能有效控制建筑的质量,发挥建筑应有的功能,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鉴于此,本文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数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公共交通设施以及学校建设,都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总体质量,对后期使用打下坚实基础,促进整个工作流程的提高。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相较于之前也有了很大的改观,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涌现出来,进一步扩大了城市的规模。建筑业的发展不仅仅要在数量上提升,还需要在质量上达到更高的要求,只有保证质量,才能够使建筑业得以长期健康的发展。在这种要求下,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要有足够的质量意识,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来最大程度地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水平,为房屋建筑的使用者创造出优良的使用环境。对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工程质量就是企业的名片,优秀的工程质量是保证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的重要基础。
2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当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管理方式
在现在的大建筑工程中,通常会实行分包责任制,就是将整个大项目分成若干个小项目,再把小项目分包给各个小建筑承包商。由于长期的沿用这种管理方式且没有进行时代性的创新,因此管理混乱、责任模糊成为了现有管理方式的最大特点。建设中如果施工企业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影响施工质量,例如各部门、各施工单位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处于相互孤立的状态便会严重阻碍施工进度;各施工单位没有在一起进行工程施工协商,各单位的施工方式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施工效率不高,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等,这样的工程管理方式暴露问题诸多,如果不进行创新和改革,后续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的品牌效应和业界口碑。
2.2施工技术
在具体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是关键,施工技术也是直接关乎着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但实际在很多建筑承包商团队中,由于没有具备长远发展意识和长远规划,过分追求当下利益,没有关注市场新材料的产生和实际具体应用、没有主动“走出去”与同行之间进行有关新技术、新工艺的交流与学习、对施工人员没有进行新设备的教育培训和指导等建设性工作,因此大部分的技术人员专业施工技术依然处于滞后阶段,对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乃至后期整个工程质量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2.3监督机制
工程管理离不开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工程管理的参照物,监督机制是施工企业和建筑商的紧箍咒,是工程质量的保护伞。工程建筑中的监督通常分为政府监督和监理单位,但是当前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督标准,监理单位和政府监督机构常常出现政见不一的局面,而且监督人员和建筑人员也都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很多施工单位或建筑承包商对于监督人员只是表面应付,认为监督只是一个形象工程,进而促使工程管理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也影响了工程质量。
2.4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差
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虽然农民工从事于建筑行业,但是通常情况下建筑上并未与农民工签订劳务合同,再加上大多数农民工只是由于农闲,才选择建筑行业作为临时性工作,待农忙时就回家务农,因此施工人员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还有针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也鲜少进行,进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在自我观念中也没有形成品质意识。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很对建筑工程企业保留着传统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并且当前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根据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这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部分建筑工程企业虽然有着健全的制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落实,使得其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化,没有真正意义上发挥其作用。由此可见,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势在必行,具体主要体现在:其一,建筑工程企业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成立专业的管理部门负责相关事宜,同时根据当前建筑工程企业的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其二,建筑工程规模较为庞大,往往涉及到诸多方面内容,是一项系统性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证其全面性,囊括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形成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保证该体系的全面性,例如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等。只有保证各项制度的完善性,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3.2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若要有“规矩”就必须先建立生产规矩的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使责任与义务明确化,才能使管理人员在执行时有本可依,使建筑商在施工中有本可奏。完善管理机制要求端正施工方、监督方的思想态度,建筑商要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施工,使建筑商明确质量和责任是第一要务;与此同时监督方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监督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标准执行,做到公平公正,从进料到施工,直到最后竣工一直如此。
3.3加强成本可控制
成本控制理念并不是为了金钱退而求其次,而是通过成本控制手段保证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期间,通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重建或后期修补的现象,此举及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又浪费了施工企业或建筑商的资金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可以使建筑商以及下属的施工人员警醒作业减少误差,进而施工质量。
3.4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水平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会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就如同企业高管的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走向和经济效益是一样的。首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得以保证,其次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技术水平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老技术人员带新人的方式,让技术水平较弱的人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另一方面通过系统专业培训,让不具备专业技能的施工人员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专业知识后在进行实践,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作为系统性工程,需要建筑工程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落实好相关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此外,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重点加强对施工过程监管,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石艳宣,刘艺峰,艾泽华,王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11):124.
[2]孙晓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10):132.
[3]樊云龙.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0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