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市政道路,常常因为各种质量问题而产生非常差的使用体验和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不到位、质量监管缺失或者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是质量管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影响质量管理的问题进行防范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道路的质量并避免修复道路造成的不便。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优化管理策略。
1关于市政道路建设施工管理的思路分析
市政道路建设的性质更趋向于公益性,建成之后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现阶段我国的市政道路出现的问题大多是路面的质量问题,例如会出现断裂等情况,问题的出现大多数是由于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质量把控不过关,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进而大大损害了人们的出行安全。现阶段的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监管的力度不够、后期维护过于滞缓等。
在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中,需要施工单位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来保障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资源并不会得到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不符合规定的操作经常发生,一些施工单位为增加自己的经济利益偷工减料,不注重工程质量,在不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设计情况下,盲目的进行工程建设,导致具体的实施方案缺少合理性和科学性,施工管理漏洞显著,大大影响工程的质量水准。
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都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大多数的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成熟,很难意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不够紧密,存在壁垒。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的质量意义重大,是其质量保障的重要条件。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监管力度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长时间的工程建设中,我国对于道路施工建设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监督办法,道路监督管理体系相对来说已经较为完善。在正常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承包商可以在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建设工作,质量监督部门可以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比较细致严格的考察。当通过考察,并且质量过关就可继续施工,效率性较高,但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很少启用质监部门来进行考察;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施工方在接受完质检后,相应的文件审批等均已合格,但施工方却并未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导致施工的质量一样得不到保证。当工程建设已经结束之后,施工方对于工程的后期维护的不及时,也会导致质量上出现问题。
2问题分析
2.1施工人员工程素质不高
如果作为道路施工主体的一线作业人员在施工技术、责任心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就会导致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措施难以贯彻落实,进而造成质量问题频出:①有大量的市政道路施工人员是施工企业从社会上聘用的临时工,且这部分人往往也不具备专业的工程技术学习和实践经验,或者其实践经验中本来就存在错误。②有一些施工企业不重视施工人员的日常技术培训、新员工的入场培训以及作业前的技术交底,导致一部分一线作业人员对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不清楚、不了解进而产生质量通病。
2.2质量通病预防不到位
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市政道路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就需要通过围挡补修的措施予以处理,进而对城市里的交通运营产生很大的不便。质量管理的不到位导致市政道路经常出现裂缝、路面结构沉陷、路基中存在空隙等质量通病。而这些问题的发生在导致车辆通行产生严重颠簸的同时,还对车辆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例如,有些驾驶员为了躲避路上坑坑洼洼的地方会突然改道从而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另外,如果有些道路因为路面塌陷或者变形等问题产生较低的地势进而在下雨天产生严重的积水,从而对车辆通行带来不便。市政道路质量通病的产生是因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作业、整改和验收。
2.3施工现场质量存在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管理来说,其还经常会存在施工质量问题。一方面,施工企业为了能够节省更多的时间,经常存在将工程转包挂靠的情况,在层层瓜分利润之后,施工方就会出现无利可图的现象,因而,为了确保工程建设不会呈现出亏损的状态,肆意的对工程成本进行降低,最终使得工程质量大大降低,无法满足整体的建设标准。另一方面,施工方的资历相对较低,不能够确保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和质量。同时,针对监管企业来说,其不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质量监管责任,没有给予施工质量应有的重视。此外,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施工质量体系,进而使得施工企业常常片面的追求进度而牺牲施工质量的情况。
3优化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与路径
3.1完善管理体系
在对市政道路进行施工时,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进行保障,因此必须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强化。此外,在对市政道路施工进行后期管控时,工程管理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认真进行管控与对比分析,充分了解管理体系在市政道路中所起到的作用。要想使市政道路施工得以高效进行,就必须要对相应的管理体制进行高效的制定,对于一些复杂的施工任务,工程人员还要全面了解施工管理中的相关细肢末节,强化施工人员管理与进度管控,同时还要对施工表现形式及具体运用进行有力规范。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某些较为具体的管理方案,工程人员还要对工程施工体系的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执行,以此确保道路工程施工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
3.2加强技术管理
①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全面提高施工技术管理。道路施工企业应该通过教育培训、职称评定等措施来促进其正式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且尤其要重视对新员工的技术培训。对于那些临时雇用的人员一方面要通过技术交底的方式来告知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对应的技术措施,另一方面还必须指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从而避免因为技术存在缺陷而造成质量问题。②加强度路基回填、夯实处理、排水施工以及侧边砌石施工等质量控制要点的管理从而防止质量通病的产生。
3.3健全质量控制制度
近年来,市政道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市政道路的支持下,城市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面貌与经济发展。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市政道路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时,必须要从心态上予以高度重视,转变自身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意识,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进一步的强化。施工单位需要对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确保市政道路的稳步推进。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经济效益。在道路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加强对施工所需材料与施工过程的管控,促进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沙湘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J].智能城市,2019(22):65-66.
[2]程岗,祝倩倩.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管理[J].科技风,2019(23):129.
[3]姬利民.加强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方法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00(013):2663-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