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中的路基施工及其管理建议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4期   作者:马辉
[导读] 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随着现代科技信息的发展得到进一步优化

         摘要: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随着现代科技信息的发展得到进一步优化。人们的日常生产工作和公路工程有着密切关系,为此,需要提高公路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力度。作为公路交通建设中基础内容,路基施工关系着公路工程的安全啊稳定性,加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做好路基施工过程管理至关重要。工作人员需要在明确公路路基施工重要性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路基施工质量要求,做好各个施工阶段的管理。
         关键词:公路建设;路基施工;施工技术
         1.路基施工的面临的困难
         路堤与路堑是土质路基的主要组成内容,在路基施工中,基本操作为挖、运、填。其施工工序比复杂条件的路基施工条件更加简单。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运输不便、自然条件差、物质设备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路基施工的质量。尤其对于一些狭窄工作面、分散工地施工地区,公路路基施工面临的难度更大。
         高水平的施工队伍是贯彻落实质量要求、技术操作规程、技术方案的基础,同时应当配备充足的技术专业人员和机械设备。只有不断解决路基施工难题、积极应用新型技术和设备才能推动公路工程朝着现代化建设方向发展。
         2.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其一,强度要求。为了避免路基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出现严重的变形问题,应当确保其承载力和强度能够达到规定标准要求。其二,稳定性要求。受到自然条件和行车荷载等多种因素的印象,路基容易发生变形、整体失稳等情况,为了避免路基结构出现这一问题,可以根据不同条件要求将路基整体稳定性提升,确保其稳定性。其三,水温稳定性。在地面水和地下水双重作用下,会导致路基强度发生降低的情况,尤其在冰冻地区的公路工程受到不稳定的水文条件的影响,路基工程施工容易发生翻浆和冻胀等质量问题,进而造成路基强度大大降低。为此,在路基施工中,要确保其水温稳定性从而避免后期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发生严重的强度下降的问题。
         3.公路交通工程路基施工及管理措施
         3.1公路路基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在公路建设前期准备阶段,应当充分做好路基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工作人员应当仔细勘察公路工程建设地质条件和当地的环境地形等,从而合理谁公路工程,根据勘察的数据分析当地的土质、水文等指标,按照勘察结果规划谁家土质,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等必要结构,并且仔细审核设计图纸,保证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尽量避免后期施工阶段发生设计变更。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公路路基施工作业,工作人员应当在采购材料时仔细审阅设计图纸要求,确保采购计划能够按照施工物质设备要求制定,同时保证正常的水电等日常生活设施的供应,为后续顺利开展路基施工作业奠定基础。工作人员为了保证顺利高质量地完成路基施工每个工作环节,应当合理分配工作人员,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高效协调,充分做好组织准备工作。在准备阶段还要将各个施工责任明确划分到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工作人员,现场配备专门的负责人对施工作业的开展进行监督指导。根据公路建设规定合理安排监管人员进行路基施工过程的监督。
         3.2路基施工试验段
         在正式开展全路段路基施工前首先需要制定施工方案,对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软土路基、路基回填层开展试验段施工,仔细检查试验段的施工情况,从而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确定。通过试验段施工,可以将不同机具压实度的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碾压次数、机械配套等参数进行准确地确定,并且有助于施工工期的合理制定和优化,确保公路路基建设质量以及成本控制。通过总结研究试验段施工,实现施工方案的合理确定,合理配置资源,为全路段顺利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路基试验段施工中,需要重点做好如下管理工作。其一,加强路基填方地段质量控制。首先应当严格控制选用的填料,分析液限、塑限、土颗粒等土质,对于超过规定范围内的塑性指数要求的材料不得应用到施工当中。应当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及时粉碎和剔除处理块状砂岩,从而避免在路基试验段施工中发生沉陷和块与块的间隙的问题。关于填料的含水量控制方面,不但要考虑风积沙还要考虑最佳含水量的范围,将确保填料的含水量在最佳范围内,并且加强碾压过程控制,尽量将碾压密实度提升。其二,压实度控制。土的含水量、土的性质以及压实机械、压实方法的选择都会影响到路基的压实度。当土体处于最佳含水量范围内时,土的颗粒之间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着较为稳定的整体结构,并且处于最好的土体水稳定性状态。可见,决定压实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含水量。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含水量加大控制力度。土质不同,其含水量和密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需要在施工前通过实验确定土质的含水量,从而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土质能够达到最佳含水量要求。研究表明,同一类型的土质,随着压实功能的增加最佳含水量会降低,而随着压实功能的增加会造成最佳密实度增加。可见,如果含水量相同的土质其密实度会随着压实功能的增加而增大,可见,对于缺水地区的土的含水量如果比最佳含水量低那么为了提高土的密实度可以采用增加压实功能的方法。应根据压实类型、土质来确定路基填土分层的最佳厚度,通过现场试验来确定土基要是的厚度。
         3.3 公路路基的防护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公路路基的使用寿命以及公路工程的美观性,需要在建设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对路基高度进行合理设置,避免影响公路的美观性的同时要避免威胁到行车的安全性,同时降低损坏路基的概率。可以通过设置防护设施来保护路基施工,通过设置防护措施能够协调道路环境,能够保护路基。当前在河流地段常常采用石砌施工技术,还可以采用以防护栏等方式来降低流水的冲击,保护路基工程,从而降低路基发生损害或者沉降的问题,将路基施工效果和年限提升。
         3.4软土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施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地质情况,当前已经有很多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材料,在路基施工处理中发挥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当前常用的土工合成材料。在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施工方法需要根据软土层厚度来确定,如果软土地基的厚度不在三米以下那么路基填筑工作可以在铺设一层土工布后就开始正式施工,不用特殊处理。土工布能够过滤、分割、排水,实现加速固结的效果,有助于基层的稳定性的提升。当软土层厚度在三米到五米之间是可以联合使用土工布和砂垫层施工技术,铺设多层土工织物来避免地基发生滑动变形,从而达到地基稳定性提升的效果。
         结束语
         在公路工程建设当中,公路路基是基础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情况对公路工程的整体耐久性和安全性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在施工中,应当合理选用路基施工技术,以规范标准为基础开展施工作业,加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朝铖.试论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中的路基施工及其管理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5):213+215.
         [2]李凯.试论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中的路基施工及其管理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2):5-6.
         [3]张扬.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中的路基施工及其管理建议[J].智能城市,2019,5(23):174-175.
         [4]袁明.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中的路基施工及其管理建议[J].四川水泥,2018(07):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