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在飞快的进步,对待建筑行业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管理与建筑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当前建筑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上的高要求、严要求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对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施工过程控制程度中如何解决各个方面的问题和疑惑,以及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一些更高效、更实用的建议,以此为建筑工程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好的帮助。
关键字:建筑工程、管理、策略
一、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作用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与建筑质量。建筑领域是相对危险的,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工程作业时,不仅仅要保证建筑施工时的质量要求,更应该注重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现场安全、质量、工期进度、成本目标的基本工作,加强施工管理可以使施工方对建筑工程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还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的安全性,确保工程的质量,虽然现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安全風险或质量缺陷问题,但是可以提前制定预防与处理措施,减少工程的影响。
二、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问题
1. 盲目施工,质量隐患严重
在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并没有严格参照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工程规定进行承包资质和承包商信誉的审核,造成一些资质不足的施工企业进入到工程项目施工中,这些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专业素质不足,所以他们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盲目施工的问题,施工方式并不科学,这也就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安全隐患,更不利于工程管理。另外,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存在问题,无法实现对工程施工中细节问题的合理控制,尤其是在工程项目经过多次分包以后,分包单位的管理流动性和稳定性都非常差,这些问题极易引发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隐患,无法保障工程顺利施工。
2. 目标不明确
施工的目标是按照施工图纸来进行作业,在作业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中,利用技术标准规范施工行为,最终顺利的完工。但在现实作业中,项目最高负责人没有制定清晰的目标体系,导致施工人员没有明确技术管理目标。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只是定性的制定目标,进而导致技术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无法准确理解作业的目的。这就极大地影响后期的技术管理工作,模糊的目标容易给现场施工带来方向性的误导。模糊不清的目标导致实际的施工作业严重偏离技术的要求,增加更多的返工成本,延长项目施工时间,进而会影响后期的项目质量。
3. 工艺技术缺陷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规模都比较大,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依靠科学的工艺技术,而我国以往传统型的施工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施工要求,需要根据工程施工范围以及工程施工数量进行合理分析,制定恰当的施工工艺应用措施,一旦出现了施工时间和空间的延误,将会严重的影响施工质量的保证,不单单会影响到施工进度的发展,还会导致施工项目的建筑质量严重不达标。
4.管理制度不够成熟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加大了对工程的管理力度,但是制定的工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很多制度存在漏洞,如果项目管理体系不能完善,就会导致项目管理目标不能落实,甚至在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不能通过严格的管理体系来进行项目管理,甚至在施工中会出现责任转移,这些问题不利于我国建设项目的发展,也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量大和管理制度的因素,大部分工程都存在着分包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并没有对于分包的企业和施工范围进行合理的界定。如,一项工程如果存在三家以上的分包施工队伍,那么在管理方面就难以入手,因为每个施工队伍都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监理,再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如何管理这些工作人员就成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分包队伍较多,其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就会出现偷工减料等情况,与此同时,权责制度的不完善,致使一旦工程出现问题,没有部门负责或者解决,影响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三、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高效决策
1. 树立正确的意识
建筑企业如果想将内部的管理工作做到极致,就必须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本质,只有对其本质有精准的认识,施工方才能真正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所规定的内容,最终树立起正确的施工理念。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从两点入手去制定相应的措施:第一,应该向施工人员大力宣传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让施工员工了解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建造出的建筑质量水平更高,也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施工人员只有切身体会到了这两方面工作产生的积极意义,才更愿意接受管理。第二,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做好自身的工作,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力度,并不断对管理的内容进行改进,保证管理内容落实起来的可行性更强。最好的方式是创建与管理工作有关的小组,并让小组成员深入基层,对建筑工人存在的不合理行为进行指导。
2. 加大工程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强化现场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形成健全的机制体制,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果。这不仅要求建筑企业要有科学奖惩制度等制度,还要将这些制度有针对性地运用到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对人才能力的了解、岗位与人才的匹配、资金整体的运转情况等。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监督制度建筑工程的核心是建筑工程的质量,而其质量的优劣离不开施工技术的监督。要设立专监部门,以确保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监督、管理到位。
3.创新组织理念
为了确保其质量管控质量,该项工程创新了项目质量管控方法,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建立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项目管理过程中,使用了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由项目经理负责工程的整个环节及各项内容。并且为了确保管理制度在工程中的贯彻落实,项目经理部结合质量目标,制定了质量保证体系,明确了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并将各项工作均纳入管理范围内。(2)建立与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如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评估,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做好管理工作,切实树立 “精品工程” 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意识。对质量目标进行了分解,做到质量方面的权利和职责贯彻执行。加强图纸深化设计,确保设计图纸质量。
4.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身为管理者,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并转变管理手段,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借鉴优质的管理体系,以此来确保工程管理的有效进行。定期开展技术人员安全质量培训。企业想要得到长远发展,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积极汲取先进的国外培训课程或经验,并充分利用在工程实践中来,规范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提升整体建筑水平。
五、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建筑工程的质量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有许多的建筑企业对施工阶段的科学性还并不是非常重视。企业要想充分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对施工单位和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大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力度,采用科学、高效、合理的施工方法,以此来把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以上就是笔者所提出的问题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斯曼.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19(26):146.
[2]李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展望,2017(15):23-25.
[3]吴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