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动态优化配置施工方法、材料、机械、资金及劳动力各生产要素,实现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金完成工程项目。但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材料设备管理不善、人员管理及质量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施工企业必须提高施工现场管理能力。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现状;解决措施
建设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其也在城市化进程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建设工程实际施工当中,建设质量方面会存在问题,施工安全方面也存在很多隐患问题,亟待进行深入而有效的解决,基于此文中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并且提出对应有效的创新措施,希望能够为建设行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为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确保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及安全,各施工企业颁布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调查发现:目前很多施工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存在责任对象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强、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由于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考评机制不完善、人员流动性大、制度培训宣传不到位,很多施工企业存在遇到安全、质量、工期问题或者事故时,各部门以参与人员多、责任划分不明确、彼此配合不紧密等为由推脱责任,影响三大目标顺利实现。
1.2现场材料设备管理不到位
建设材料及设备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本要素,但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在开工前未详细考察材料、设备供货商的资质、信誉,亦或相关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玩忽职守,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进场材料进行进场检验、实验室检验,造成很多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进场后的建材不按种类、性能进行堆放;设备使用前未检测其运行状态,使用过程中不按规范操作,使用后不及时保养检修等。由于现场材料设备管理不到位,造成很多建材在高温、潮湿、不规范操作等作用下而失效,甚至引起质量、安全事故。
1.3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不达标
建设施工一般为较大的建设工程,对施工人员有着严格的专业标准,如果施工人员的技术没有达到专业性,会造成威胁着建设建设的质量。在建设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对安全制度意识不重视,会影响建设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造成现场管理安全问题存在漏洞,影响着整个建设施工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另外,由于建设工程工程量大,施工人员多,施工材料的类别多,工期长,施工工艺及流程复杂等特点,所以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很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工期又会有不同的施工特点,缺少一套标准化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没办法采取标准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也会导致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达不到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
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时,施工企业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才能进行工程的建设。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的建设要求和现场的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在确定制度内容时,要对设备和物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并且制定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制度。施工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将权责落实到个人身上。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一旦出现了问题,就要及时找到负责人,责令负责人全面解决相关问题,并严厉惩处负责人。
2.2优化设备与材料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可以优化设备与材料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确保建设质量,在设备与材料管理机制优化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完善材料采购机制。施工企业需要在施工前完善相关材料采购机制,相关会计人员对市场进行调查,掌握施工所需材料费用情况,合理测算施工材料成本,从采购支出方面对采购行为进行控制。施工企业完善采购环节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暗箱操作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奖励采购表现优异的人员,通过明确惩处机制,激励员工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工作。(2)完善材料进场机制。相关施工企业可以从检查记录完善、材料质量检查、进场车辆监督等方面完善材料进场机制,确保材料质量。在材料记录完善方面,需要明确质量检查时间、地点、车次、采购人员、采购企业等,做好相关记录明确权责,确保质量。一旦发现不符合合同要求与建设标准的材料坚决拒绝其进入施工现场,有效确保材料质量。(3)完善设备检修机制。施工企业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完善相应设备检修机制,可以设定1-7天检查设备一次,一旦发现设备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更换,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与施工如期完工。
2.3严控安全管理
首先,需要依照建设工程作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安全施工管理控制措施及设备进行相应的完善,并为确保施工作业中对于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相应的排查和预防,确保整个施工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其次,我们可运用安全动态管理制度对整个作业中的工作热源进行能力考核。落实安全管理作业到各个施工环节,确保每项施工作业能够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依照不同施工岗位特点,制定不同的安全防护管理措施,确保有效的管理工作进行,并防止建设施工作业环境给整个施工带来不必安全隐患。最后,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体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有效落实到实处。对施工作业工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全,确保衔接工作的合理性,防治安全问题的出现,保证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
2.4加强工程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强工程进度管理,保证建设工程在规定周期内完工,避免出现工期延误、增加施工成本的现象。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企业在正式开始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将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细化,合理安排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而落实每个环节的管理责任,实现对建设工程的动态化管理;(2)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要加强施工方案的讨论和分析,分析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然;(3)施工人员要加强对重点施工工序的控制,通过优化施工资源的配置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衔接,最终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
2.5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
在建设工程的整体工作过程中,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因而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相关工作的部署建立起专门的管理工作部门,尤其是在每一个施工步骤和施工的环节中进行技术等方面的严格控制与管理工作,通过在每一个工作环节的有效管理,提升整体工程的可控程度、质量效果,保证好施工项目的进度与质量。
3结语
建设行业是我国社会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施工企业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适应目前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技能,制定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措施,在工作过程中创新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在质量和安全上的要求,提升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啸风.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154-155.
[2]向卓.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