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与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4期   作者: 蔡怡
[导读]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划园林中的各种资源以及绿植

        摘要: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划园林中的各种资源以及绿植,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城市环境。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城市风景园林建设。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作为风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展示城市综合实力的名片,因此,加强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刻不容缓。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现场施工的问题
         1.1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较差
         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这种情况日益严峻,对此,国家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风景园林绿化工程逐渐发展壮大。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主体力量。为了提升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植株成活率,进而有效保证整个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根据施工图纸规范施工,严格把控绿植种植过程中的植株密度、含水量以及植株深度。但是实际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层次不齐,普遍缺乏风景园林绿化专业知识和种植技术,部分施工人员甚至看不懂施工图纸,导致施工图纸形同虚设。这样施工的后果是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绿植资源浪费损失严重,工程施工进度延误,施工质量难以保证[1]。另外,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现场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约束机制,致使施工现场陷入混乱,以至于风景园林绿化工程难以有序进行施工。
         1.2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偏低
         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城市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规模和内容越来越大,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加。良好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帮助施工企业节省施工成本。但实际的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偏低,加上部分施工企业一味的注重企业的实际施工进度,而忽略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对施工人员缺乏足够的约束力,使得施工人员种植的植物密度、深度均严重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植物的存活率堪忧。另外,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制度形同虚设,施工现场缺乏行之有效的施工物料进出库登记工作,使得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常用的泥土、植被等具体用量不明确,施工物料资源浪费严重,使得园林绿化工程难以在有限的施工成本条件下按时完工。
2提高风景园林施工与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健全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体系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水平通常是随着社会经济状况发展的,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规模逐渐壮大,园林工程建设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新型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发展日新月异,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体系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优化完善。风景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应该结合工程建设要求和施工现场的地地形气候条件,分析和评估施工现场的各种施工资源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施工责任落实到个人,促使管理工作能够有序、顺利的开展[2]。另外,管理人员还应该建立严格的奖惩监管机制,将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绩效挂钩,从而充分调动施工人员内的工作热情,促使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责任意识,能够有效避免出现问题时权责不清晰的情况,提升工程质量的同时能够高效完工,进而有效促进风景园林工程健康可持续发展。
         2.2注重对建设材料与植物的管理
         植物的成活率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实际的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为了丰富园林绿化工程植物的层次感,除了采用施工现场原有的植物,还需要采购部分外来植物品种,由于外来植物移栽过程中极易受到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因素的影响造成死亡,所以施工企业应该重视植物的管理工作,采购外来植物品种时应该综合分析植物的适应能力以及成活率。另外施工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建设材料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在材料的采购环节,应该注重核查建设材料的质量保证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对于材料供应商应该考虑其经营资质以及信用度,然后在工程建设成本的可控范围内选择高质量的建设材料,从而有效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
         2.3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化,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现代大型喷泉的施工大都采用光—机—电一体化的施工工艺,施工难度加大。为此,管理人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并明确施工规范,严格监督施工人员规范施工。另外,绿色植物的种植工艺是绿化工程中应用最普遍的施工工艺,施工人员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气候地形条件,合理把控植物的密度、深度以及温度变化,并进行适当调整,促使绿植的成活率有效提升。
         2.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园林绿化工程是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对园林中的各种资源以及绿植进行合理规划实际,进而有效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观赏性、经济性,所以相对于其他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帮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各种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特点,从而有效提升建设材料的利用率[3]。另外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也应该加强培训学习,确保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管理效果。
         2.5严格把控苗木的选购与栽培质量
         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苗木的成活率是衡量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苗木的选购环节就应该加强苗木的质量管理,管理人员应该结合苗木的适应性以及美观度,根据苗木的特点,挑选表面完好、水分充足的苗木。由于苗木的成活率受季节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所以针对不同品种的苗木应该选择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施工工艺进行栽种[4]。另外,对于现阶段不适合栽种的苗木需要先进行合理的存放,存放过程中尽量不要破坏根部土壤,并且保证破坏根部土壤水分充足,最大程度的减少苗木损失,有效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2.6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随着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规模不断壮大,园林绿化工程投入使用后往往由于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使得城市绿化工程的实际观赏性很差,亟需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管理工作。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应该结合绿化工程整体质量和实际气候条件,针对不同物种、不同种类的植物特性,建立植物档案;同时企业应该积极组织养护人员参加专业的植物养护培训班或者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工作,帮助养护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开展工作。另外,管护人员在对植物进行灌溉、施肥工作之后,应该及时、详细的记录养护日志,为后期的养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认真做好城市绿化工程。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表现。因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促使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与时俱进,加快促进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孔卫红.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J].现代园艺,2019(18):210-211.
[2]孔文涛.浅析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门窗,2019(18):68-69.
[3]陈丹,陈刚,李勇强.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07):106.
[4]李洪军.风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9,50(0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