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施工中合同起着关键作用,而且一般的工程项目资金投入相对较大,通过合同管理能够做好对工程施工的保障,对于推进工程管理科学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工程施工合同的控制,积极分析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实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工程顺利施工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针对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同管理的重要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合同管理
1 引言
建筑业不断发展,让建筑企业有更高的发展空间,工程施工项目也逐渐增多,在工程施工中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均与工程合同有紧密联系。通过合同管理能够保障顺利施工,推进经济效益增长。在施工中,施工阶段的资金投入量最大,是工程管理的重点阶段,针对施工阶段需要加大对工程合同的管理力度,只有实现施工合同的严格监管,才能落实各项施工操作的规范化。
2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
在施工合同签订时,一些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相对较差,出现了合同签订的不规范,而且合同签订过程中如果存在工作人员合同监管意识较差,或者法律知识不健全,在工程施工中极易出现合同签订的漏洞,甚至合同条款存在模糊和不清晰,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项目施工。另外,一些企业为了利用合同漏洞实现经济效益的获取,往往在合同签订时出现了阴阳合同,其中一份合同内容并不是施工双方的真实意见表达,而是弄虚作假,逃避税收。而另一份合同内容则是双方意见的真实表达,可以以口头方式或者书面的形式进行行为的约束,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在发生纠纷时难以受到法律保护,对企业极为不利。
2.2 招投标管理与合同管理出现脱节
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是招投标管理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工作必须保持与招投标工作的同步进行,只有在落实招投标工作之后才能签订相应的合同。但是由于施工中一些工作人员合同管理出现失误,对工程招投标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合同签订环节的流于形式,这一情况让招投标管理与施工合同出现脱节。
2.3 法律风险意识淡薄
由于一些企业缺乏相应的合同风险管理意识,甚至存在的法律知识不足,在合同签订时对合同内容中包含的条款落实不够仔细,甚至并未对合同内容进行研究便签订了合同,这一情况,让工程管理人员和供应商均不能引起对工程施工合同的关注,甚至让合同形同虚设。而且在施工中施工双方并未依据合同内容进行履约,在遇到问题时以口头协商的方式进行问题处理。造成这一现象,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工程施工双方的法律意识淡薄,对合同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而出现此类问题时,不仅不能找出问题的解决方式,还极易引起纠纷。
2.4 合同签订后没有交底,忽略变更管理
一些企业在合同签订完成之后,会将整理好的合同文件放到文件柜中进行保存,其他的工程项目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等均不了解合同管理条款,在不了解合同管理内容的前提之下,设定了施工目标或管理计划,而这一情况极易出现与合同条款不符,甚至埋下隐患。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情况复杂,在施工中极易引起变更情况,而变更会涉及到施工中的技术、法律、经济等多方面内容,只有妥善处理变更才能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性,如果工作人员未落实合同管理的科学性,缺乏合同管理内容的充分分析,对于工程变更意识较差,将会给施工方造成巨大损失。
3 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强化合同管理
第一,企业的领导人员需要加大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将合同管理与工程施工计划进行统一分析,让工程施工的各项内容保持与合同条款一致。第二,在企业管理中建立完善的施工合同保障体系,利用管理体系实现工程施工合同的落实,利用合同条款将工作职责和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障在施工中出现问题能找出责任人,积极进行施工问题的解决。第三,派遣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合同管理,积极分析工程施工中各项文件和施工合同中存在的风险,按照合同内容以及实际管理要求进行合同管理风险的预防。第四,在合同管理中加大对合同管理档案的充分分析,以建立的施工合同为基础,针对工程施工中的合同内容,会议纪要等资料进行妥善收集,并经过整理之后统一放置到管理系统中归档。
3.2 强化合同管理意识
首先,企业需要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价值,将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重点来抓。在合同管理意识和管理思维方面提升重视程度。其次,企业需要以制定的合同为基础,确保施工中企业经济效益不受损失。另外,在工程施工合同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积极有效的进行施工合同履行中各项风险的预防,在发生纠纷问题时,以合同为基础进行施工双方的谈判,保障施工项目有序开展。最后,针对合同管理内容,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让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更多的合同管理技巧以及法律知识,全方位推进合同管理的科学性,严格落实各项法律法规,为合同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3.3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
在施工中施工双方需要加大对合同的管理力度,实现合同归档的科学性,在施工中对施工合同包含的所有内容进行监督与管理,一旦发现合同管理中存在漏洞,需要在已签订合同的基础之上实现合同条款的完善,而且在合同管理时需要定期进行合同管理人员的考核,让其明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管理要求,对合同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更新与完善,保障施工中经济效益不受损失。另外,在合同管理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人员需进行与合同相关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做到对所有条款的充分分析,掌握更多的合同管理知识,利用合同文件实现工程管理效率提升。
3.4 加强合同变更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周期长,施工项目复杂,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工程变更情况,在出现工程变更时,需要结合工程施工合同进行索赔。一般来说,工程变更是合同管理中变化频率最大的因素,也是占据索赔较大的份额。合同变更就代表着拥有了相应的索赔机会,因此需要加大对合同变更的严格管理,保障变更科学性。在合同管理中要求工作人员加大对合同内容的分析,及时做好工程施工中各项资料的整理与收集,比如说工程施工计划,施工图纸技术说明等文件,针对变更指令进行变更部分的审查。在工程施工中工程变更施工签证对工程影响极大,也会产生相应的造价调整,通过对施工合同的分析,能够保障签证和施工变更管理的科学性,落实工程施工中经济效益的保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合同是保障经济效益的基础,利用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实现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需要认识到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重要价值。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合同内容分析,积极制定合同管理的方式方法,一旦发现施工中存在违约行为,需立即进行制止,并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保证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丽萍.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0):45-46.
[2] 仲晓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4):79-80.
[3] 赵强.浅谈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6):170-171.
[4] 王罡.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11):154-155.
[5] 叶淦荣.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的举证技巧[J].法制与社会,2018(0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