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建设行业所占比重较大,其发展与进步直接关系到了未来经济发展。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建设行业需要重视建筑与市政工程管理工作,实现建筑与市政工程效益最大化,并提升施工资金流动的合理性,保证建筑与市政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同时,需要建立并完善经济管理体系,保证经济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在建筑与市政工程管理中,其体系的建立对整个建筑与市政项目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保证建筑与市政工程质量,需要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加以监督和管理,合理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
引言
市政工程项目实践活动中,经济管理贯穿始末,其工作质量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成败。经济管理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不但包含经济管理知识,同时也交叉市政工程知识,只有不断强化经济管理水平,才能够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竞争实力,保障项目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
1 工程经济管理概述
工程经济是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基于传统经济理念而衍生出的全新经济化理论,得到建筑行业的高度认可,是各类型建筑企业实现集约化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工程经济的优势在于扩宽成本管理的范畴,体现在预算分析、成本风险管控、各施工环节的资金优化等方面,由此提高资金配置的合理性,为各环节施工创造良好条件,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工程经济组成中以工程项目极为关键,其涵盖了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多方面的内容,显著特点在于适用性较强,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有力指导。在工程经济理论视阈下,兼顾社会、经济、生态等多重需求,以合理的方式最大化规避风险,从而给工程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指导。工程经济的显著标志在于实行定量分析方式,并且兼顾多方面指标,从而彰显出经济行为的本质特点,深挖各类浅层及深层次问题。工程经济是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工程管理体系得以深度创新的首要前提,在优化施工环境、提高作业效率等方面都具有积极影响,基于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可解决资金配置不到位的问题。
2 风险问题分析
在市政工程建设实践中,经济管理活动面临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自身风险。自身风险是指不受时间、地点影响,为市政工程项目自身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组织风险、技术风险、以及常规风险这三种类型。其中组织风险是指因缺乏管理经验,无法准确判定当下情况,因组织失效所致风险问题;技术风险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岗位配置上发生失误而导致风险;常规风险则是因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划目标而发生风险;(2)环境风险。环境可能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导致风险的产生,如因项目施工导致周边区域交通阻塞或临时性封闭、项目建设对周边既有建筑造成扰动进而导致房屋倒塌、管线断裂等问题等;(3)条件风险。条件风险是指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受工期、环境因素改变所产生的风险。(4)人为风险。人才是实现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工程经济领域的人才缺口较大,部分在岗人员的专业水平偏低、经验不足,导致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甚至会严重阻碍项目的发展。工程经济方面的人才缺乏全方位的培训,在面对工程成本问题时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可行性不足,成本经济效益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对于部分缺乏经验的管理人员而言,在遇到工程经济相关问题时不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或是采取的措施治标不治本,明显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
3 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3.1 提高经济控制和风险意识
建筑企业要正视经济控制工作,提高其地位,明确此方面对于项目整体效益的贡献。施工人员要接受系统性培训,首先准确掌握理论内涵,再落实到实践中。
专业人员是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参与者,其应当具有足够的风险意识,持续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在面对问题时以合理的方式解决,此举是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其目的就是对企业自身的经济进行预算,对项目工程以及企业自身经济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全面管理,而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保证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分配利用,同样,也可以对项目工程施工中的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使得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确保相关建筑企业的企业利益最大化。
3.2 抓好质量监督工作
做好质量监督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手段,施工单位需要不断强化自身质量管理工作意识,将施工全程纳入监控范畴当中。遵循相关规章制度,按照工期限制依照约定条件展开工程建设工作,并形成一套更为健全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结合外部市场环境条件,深入市场内展开全面调研,尤其应注意与财务管理部门的合作,及时发现漏洞并予以补救,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3.3 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创建完善的体系,协调好人员的关系,由此发挥出人才优势,将施工作业、工程经济管理等相关工作落实到位。作业层与管理层所负责的工作重点存在差异,彼此应相互独立,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引导,切实提高内部监管水平。建筑工程对于材料的需求量较大,合理的采购机制可为节省成本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在大规模原材料采购工作中,应充分彰显出采购规模的特征,由此提高内部物资市场建设水平。延展物流配送范围,给予充足的资金投入,从而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采购效果。
3.4 加强后勤保障管理
后勤保障管理同样是应对经济管理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大量员工来自外地,一些农民工若在结算薪酬上出现拖延的问题,势必会导致情绪受到极大波动,甚至可能导致搞破坏、罢工等问题,进而导致建设工期的延误以及企业形象、信誉受损,因此必须重视对其薪资报酬的定期发放,以免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3.5 强化人员材料控制
从人才方面上来说,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应当引入高素质人才,并通过强化实践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的方式,面向全体施工人员普及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经济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成本控制人员专业素质的影响。对建筑经济管理而言,其管理对象与内容都包含了多个方面,而资金调控是其中的管理重点,良好的资金调控能够保障建筑工程企业的稳步运行,维持企业内部资金的正常流动,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工程企业必须提高资金调控人员的工作能力,改变企业内资金调控的现状,保障企业内各项资金的合理有效应用。此外,建筑工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并不断与同类型企业加强交流,积累发展经验,完善成本控制制度,使得企业内部全员都积极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工作中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保障工程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与资源浪费。
结束语
市政工程建设可以充分满足当前社会宏观环境的发展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但是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实施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风险隐患,必须从根本上注重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优化完善过程,预先防范各类市政工程项目建设遇到的各类风险,有效规避可能产生的各项经济损失,确保整体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实现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经济效益水平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岳磊.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9):383.
[2] 王牧青,于存海,李磊.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