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4期   作者:姚沈杰
[导读]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在环境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在环境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风景园林工程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呈现出了一定的增长,风景园林属于综合性的建筑工程,它能在城市发展中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能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在风景园林建设施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文章主要研究分析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的软件景观和硬质景观,期待能使风景园林工程在建设施工时能够有据可依。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软质景观;硬质景观;施工
1风景园林工程景观概述
         1.1软质景观
         所谓的软质景观,就是指利用非人工的材料来设计园林内部,一般包含水景观和绿化。水景观指的是利用水池和喷泉来对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形态模式进行调节,是园林更具有生机性;而绿化景观指的是使用具备净化空气作用的绿色植物取代大理石和混凝土从而对景观进行营造,进而使人们感觉到更加接近自然,使居住环境得到改善[1]。因此,软质景观不但能实现空间分隔和景观重组的效果,还能对环境进行调节,避免水土流失,使观赏性得到提升。
         1.2硬质景观
         硬质景观指的是利用人工的合成材料,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设计外部的整体结构,硬质景观可以确保风景园林工程的功能具备完善性,作为园林工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舒适。硬质景观主要构成包含点、线和面,点元素一般是利用警示牌、雕塑、座椅、凉亭等景物表现出来;线元素一般利用地面铺设、围栏以及道路造型等表现出来;面元素则是通过广场、花园等表现出来,最后当点、线、面三类元素融合在一起时就呈现出了风景园林在整体效果上的立体性。
2硬质景观施工问题及措施
         2.1道路铺装过程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风景园林工程中,重点的施工环节之一就是道路铺装,然而目前来看,施工阶段的问题仍在存在,具体表现有:首先,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有关方案内,将道路铺装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加大了随机性和盲从性,同时施工效果达不到设计方案的效果,进而使园林工程达不到整体的视觉效果,最终使便捷性和实用性也受到了影响。其次,未在具体施工的基础上对铺装材料进行选择,导致选用的材料不能呈现出景观的整体效果,给人造成违和的感觉,从而使风景园林工程的美观性也大打折扣[2]。鉴于上述出现的问题,工作人员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1)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在对方案进行编制的过程中,要对道路铺装和风景园林进行统一的规划,融合二者为一体,保持风景园林和道路铺装之间的协调统一。(2)对铺装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择,保持应用最大化,例如选择一些防滑性好、美观性强、品质优异、使用周期长的铺装材料,进而使人们在后期获得更好的体验度。
         2.2休闲设施设备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对于实际的风景园林工程而言,有关休闲设施设备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设施设备趣味性不足,不能实现创新设计,进而不能很好的体现园林景观的差异性,造成观赏者的审美疲劳。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园林中的所有设备设施缺乏整体的和谐性,例如小品设施如果没有进行好的设计就不能将自身的价值体现出来,甚至还会影响到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

因此在提高小品设施优质方面,工作人员要从两方面进行改善:(1)在设计阶段要重点将小品设施的创新性、独特性和趣味性增添进来,将园林工程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等予以结合,进而全方位的体现本土文化。(2)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小品设施是重要元素之一,所以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就要将熔于一炉的整体感打造出来,使小品设施在不对园林景观整体性造成影响的同时保持较好的自身差异性。
3软质景观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水体软景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对风景园林工程的水体软景进行施工时,主要的问题包括水质较差、水量不足以及较难适应地形等,进而使水体景观的观赏性受到限制。因为在具体的施工环节没有将自然生态发展的规律予以充分的考虑,所以在具体的水体景观运行中,水体生态系统出现紊乱的现象,造成水体发臭,降低了游客游玩观赏的兴致。要解决水体软景施工的问题,具体方法为:在具体的水体景观施工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于景观水体的场地施工,要采用阶梯状的方法,这样在旱季时可以将水体水分进行及时补充,使水体保持正常运行;其次,在具体规划水景场地时,要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不能大规模的改动原始地形环境,否则会出现水体发臭,还会使施工成本极大的增加,对施工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就要对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紧密结合,顺其自然,更好的使水体环境与原生环境相融合[3]。最后,园林景观工程正式运营之后,要高度关注水体景观,根据四季变化,将水体景观的水质监测做到位,同时根据具体的监测结果,有针对性的采取方法,例如水下不适合种植过多植物,关注水体植物之间相生相克,防止水体生态环境出现紊乱,水体出现发臭,使水体景观的观赏价值受到严重的影响。
         3.2植物景观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在园林景观施工中,重要的组成之一就是植物景观施工,因为植物种类多,现实中问题也不少,具体表现为:一是具体规划植物景观时,因为太关注整体效果,造成植物规划的物种太单一;二是在具体的植物景观施工设计时,有些设计师尽管也考虑了植物的多样性,但相生相克问题考虑欠缺,在具体对植物种类进行选择时,不能结合自然环境和植物的生长习性,往往出现潮湿环境中种植喜阳植物,朝阳方向栽种喜阴植物,或者将相克的两种植物种一起;三是景观园林工程相对动态化,但具体施工时,施工人员结束施工后,通常会忽视园林景观中植物的后期养护问题,进而发生植物随意生长、未及时修剪以及缺水等现象,同时因为不能及时养护,进而出现大量病虫害,迅速传播后,不利于园林后期的景观效果。植物景观施工的解决办法有:首先,设计之初就要注重后期的效果,一方面根据季节变换,保持绿色植物和花卉的错落生长,适应季节;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植物品种多样性,合理搭配植物,保持和谐生态系统[4]。其次,选择植物品种时,一方面考虑经济原则,种植幼苗期植物,实际施工过程要留出植物成长的空间,进而实现设计效果;另一方面,不但要结合当地气候情况,了解植物生长规律,还要将相生相克考虑在内,防止一味追求美观而忽视植物的健康生长。最后,在具体园林景观施工结束后,后期养护也要加强,定期进行除草和施肥,按照植物对养分的不同需求,科学使用肥料,供足养分。并且要及时除虫,特别是对于反季栽种植物,另外,定期修剪也不能少,使植物健康生长,既保持美观又具备透气性。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工程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涉及到很多的专业,难度较大,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施工前准备、对施工技术严格把控、将施工管理做好,及时解决施工出现的问题,打造和谐文明的生态环境,使人们生活得到满足,进而提升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黄添利.风景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居舍,2019(11):115.
[2]赵宏应.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园艺,2018(24):191-192.
[3]张翮.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分析[J].现代园艺,2018(20):186-187.
[4]王娜.风景园林水景工程的施工技术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7):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