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4期   作者:谢宇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修剪及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内容之一常常被人忽视,从而导致城市园林植物的肆意生长,影响城市园林的美观度,不仅达不到基本的视觉美感,还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因此,必须重视园林绿化修剪以及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探讨
         1导言
         园林景观建设的开展,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民众提供观赏、休憩的良好空间。绿化种植作为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关键核心,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决定了园林景观实际发挥的作用与效果。所以,需要重视开展园林景观建设,明确绿化种植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促使园林景观种植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城市园林绿化修剪及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城市园林绿化修剪及养护管理的意识
         城市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但是,从多数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来看,其忽视了后期园林绿化修剪以及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大大降低了城市园林的绿化功能,达不到预期的建设效果。缺乏城市园林绿化修剪以及养护管理意识必然会导致行动上的欠缺,进而难以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多功能性,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
         2.2修剪以及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过关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修剪以及养护管理工作时,必须调动修剪以及养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修剪以及养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修剪以及养护管理人员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同时,修剪以及养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保证工作的质量。从实际修剪以及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来看,不少工作人员为非专业人士,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仅仅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难以有效保障植物的成活率,降低了园林绿化修剪以及养护管理的效果。
         2.3城市园林绿化修剪方法较为单一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往往存在前期投入不菲的资金,后期的养护管理却缺乏资金支持,从而影响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园林绿化的后期修剪来说,其手法较为单一,造成修剪效果较差,容易让大家产生视觉疲劳,且不利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美观性的提高。
         2.4绿化病虫害的防治不到位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来说,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但还是常常会因为防治不到位造成园林绿化工程功能丧失,加大后期养护管理的成本投入。一旦病虫害的防治不到位,就会导致树木成活率下降,进而造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下降,不利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
         3城市园林绿化修剪分析
         3.1局部促进及整体抑制
         首先,从局部促进来看,可以去除一些多余的枝叶,从而帮助枝芽获得更加充足的营养供给,同时也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绿化植物的生产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其次,从整体抑制作用来看,植物的枝叶被修剪会导致植物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变少,这反过来也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因此,需要辩证地看待绿化修剪的作用。
         3.2合理改善生长与开花的关系
         生长与开花对于植物本身的生长是矛盾的过程,如果生长过于旺盛,开花就会受到抑制,反之亦然。为了更好地协调植物生长与开花之间的关系,必须借助修剪进行合理调整,实现双方关系的协调。


         3.3修剪对于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植物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有效协调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关系。如果修剪过度,会影响根系作用的发挥,使得根系吸收功能下降,使得整个植物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
         4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4.1科学组织施工
         在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开展中,施工设计对植物种植施工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施工设计的质量对园林景观整体建设质量、进度及建设成本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在实际种植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需要以施工场地实际情况、工程建设需求为基础,对施工设计开展科学合理的编制,确保施工设计的完善。设计方案制订过程中,在确保合理选择植物品种的同时,还应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植物种植施工的效果。在种植施工前,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场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风格,明确地域环境,挑选适宜种植的品种。在满足当地植物种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便于运输、存活率较高的植物。在种植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植物配置原则,对各种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建设符合实际需求的园林景观。
         4.2注重土壤的改良
         土壤改良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情况,也是提升园林景观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种植植物之前要先清除土壤中的杂草、杂物,科学合理地判断土壤类型。施工人员需要明确种植植物的土壤是否利于植物生长。例如红壤土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其土壤成分中有机物含量较低,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大粒径的沙土,土壤水分流失严重,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实际需求。所以,在种植之前需要开展土壤改良工作,发现施工土地不适合植物生长的话,可以选择增加有机肥料等方式对土壤进行改良。
         4.3植物品种配置的方式
         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品种配置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理条件有着很大的联系,园林植物品种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自然式。这种配置方式就是植物品种配置需要体现自然界中植物的状态,在配置过程中需要做到不规则的配置,行间距等都是随意的。就植物品种的配置方法来说,主要有四种。第一,孤植。这种配置方法就是进行单株种植,达到观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第二,对植。这种配置方法主要是实现植物品种配置的对称性,从而提高观赏性。第三,丛植。这种方法是把多种植物品种种植在一起,这种种植方法也是最常见的。第四,群植。这种配置方法与丛植最大的不同就是植株数量不宜太多。(2)规则式。规则式植物品种配置方法总体来说植物是对称的,植物布局以对称式和行列式为主,这种方法常用于纪念性园林和广场。
         4.4苗木储备管理
         园林景观工程前期最主要的管理措施就是苗木储备,相较于建筑工程、隧道工程等其他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所有植物不能够统一加工制造,并且大型苗木短期内无法再生。因此,在施工前,就要落实苗木储备工作,尤其是针对大型乔木及优质花卉品种的储备。第一,若苗木储备管理合理移栽后,就可从“生苗”转化为“熟苗”,产地也从异地转化为本地,提升苗木成活率,缩短运输距离,控制苗木栽植风险。第二,大规模的苗木储备,能够形成资源优势。
         5结语
         园林景观建设的开展,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民众提供观赏、休憩的良好空间。绿化种植作为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关键核心,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决定了园林景观实际发挥的作用与效果。所以,需要重视开展园林景观建设,明确绿化种植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促使园林景观种植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欲.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J].农家参谋,2018(21):93.
         [2]刘晓文.谈城市园林绿化修剪及养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居舍,2018(12):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