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无论是哪一方面,都会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在开展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加强对施工过程以及工程整体质量的管理。但是,在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具体研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1 引言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来看,安全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也会影响工程的质量,而当前我国对市政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达到具体的要求,必须要进行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从现实分析来看,问题的具体解决需要有详细的参考资料,这样,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更加的显著。基于此,总结现阶段市政工程安全监督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问题分析研究具体的问题处理策略,这于实践来讲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2 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市政工程安全监管手段单一
首先在现场安全检查中,只能通过眼看、手摸等传统方式进行检查,缺乏先进的安全监测仪器,据建设部对全国建筑安全监督站进行的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接近75%的安全监督站没有任何财政拨款,主要依靠自收自支或质量监督费维持安全监管,没有充足的经费保证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其次建筑安全监管一般采取事先通知方式,而企业接到检查通知后,为应付检查突击整改,安全监督小组人员很难看到项目真实的安全现状。第三市政工程安全监管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日常安全检查由委托的建筑安全监管机构进行隐患排查,其安全监管人员专业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多注重形式、走过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多落实于文件,安全生产制度流于形式。
2.2 安全监督的标准执行存在着显著的问题
就安全监督工作的具体执行来看,首先要保证监督工作的执行具备完整的流程,在目前的监督实践中,因为对具体工作的分析研究存在着问题,所以流程建设不够完善,受流程的影响,具体的工作执行效果不够理想。其次是在监督工作的具体实施中,标准的核查不够严格,所以具体的监督执行存在规格标准不一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了最终的安全监督实效问题。总之,安全监督执行方面的问题会影响到最终的工作实践。
2.3 未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现阶段,市政工程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除企业为了保证自身利益而建立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外,国家方面出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且强制要求企业执行。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地域的情况,经常出现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中相关要求不适应项目实际的情况,久而久之,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就会出现应付了事的问题,导致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形同虚设。加之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侥幸心理作祟,导致项目工程推进过程中隐患重重。
2.4 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良莠不齐
工程施工过程中包含了较多的作业人员,这些实际操作的工作人员自身是否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直接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开展。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种种行为都可能会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成本。在作业活动中,一些施工单位由于一味的追求施工作业进度而忽略了安全教育,作业人员可能会因为人为失误而存在违规现象,最终导致安全事故。
3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做好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促进安全标准体系的完善,这是保证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活动能够达成目标的重要环节。只有真正建立完善系统的安全标准体系,才能够确保安全管理活动的有序实施,确保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活动的科学开展。第二,确保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即是要促进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贯彻落实,为保证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活动得以真正落实,建设单位应当要充分了解自身所承担的具体职责,保证安全管理活动能够达到计划目标,努力增强安全管理活动质量。第三,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而言,企业必须要强化预防与处理两个点的管理,施工单位不能够仅仅制定出安全预警机制来防止安全风险的出现,还必须要尽快完善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能够在安全风险出现之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3.2 注重分层监管,多元主体协同联动
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完善属地管理和层级监督的细则。国家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安全监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领域安全监督指导,按照国家、省、市、县四级分层管理原则细化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参与监管的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风险管控,制定专项安全施工预案,注重设计交底和合同交底,在主体监管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多方协同联动提高安全监管效率。
3.3 加强对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
要高效开展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相关单位以及相关人员就需要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建筑项目推进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各级人员要重视自身安全意识的提升,尤其是管理部门负责人员,更需要加强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在各级会议中都要加强对安全问题的强调,提升对于安全问题的敏感度。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现问题需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定期排查工程隐患,带领相关人员分析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对于安全生产示范单位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加以借鉴,研究表明,相关部门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数量普遍呈负相关的关系。
3.4 提升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①意识。安全监督人员的意识对具体的工作有显著的影响,当工作人员的意识比较薄弱的时候,其会忽视安全监督的重要性,在具体共组执行的时候,其认真的态度也会大打折扣,这样会出现较多的工作漏洞,所以在具体实践中,对安全监督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对安全监督有全面的认识,这样,安全监督工作的具体实施效果会更加的显著。②技术和方法。在安全监督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工作人员的技术和方法也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所以出于安全监督效率和质量提升的考虑,对安全监督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做培训和提升,这样,安全监督人员在实践中会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4 结束语
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施工作业活动的不同阶段及其所涉及到的各方因素出发,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策略,真正降低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保证市政项目能够发挥出实际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勇.基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4):143-144.
[2] 文晓光.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21):232-233.
[3] 王艳.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现状及监管对策[J].建筑安全,2018,33(04):11-13.
[4] 王禹童.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7(39):233-234.
[5] 尤奇.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