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对房屋建筑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地基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决定着房屋建筑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首先要做好对地基的处理施工,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结合现有施工条件,采取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以此保证地基处理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1 建筑地基处理施工特点
建筑的地基处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处理属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基础施工,地基处理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建筑地基处理施工特点是必须掌握了解的,是充分保障建筑的质量的基础,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特点主要有:
1.1 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应该进行控制,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给高层建筑的后期质量留下隐患,因此,地基处理施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特点。
1.2 不同地质和地貌的区域修建高层建筑,对于地基的处理也 是不相同的,建筑在进行地基处理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的地质进行相应的地基技术的选择,地基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施工困难性,地基工程不同于地面工程,是在地下进行施工,地下的情况复杂多变,容易造成施工的瓶颈,保证建筑的质量,就要保证地基施工的质量。
1.3 由于我国的地貌以及地质变化较大,导致建筑地基在施工处理的时候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这是由我国的地质地貌决定的。
2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重要性表现如下 : ①优化剪切特性。地基土拥有的抗剪强度直接关系到土压力的可靠性,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应该优化与改善剪切特性,通过深化地基土的抗剪强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土压力。②优化压缩特性。借助于各种有效措施使地基土的压缩模量达到标准要求,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沉降问题[3]。③优化透水特性。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很容易遇到地下水问题,因为地下水运动具有一定的特点,很容易引发地基施工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选择科学、有效的措施,使地基土能够形成一层防水层,从而保护地基施工的顺利与安全进行。④优化动力特性。因为地层中往往会遇到饱和松散粉细砂,在出现地震灾害之后就容易引发液化问题,从而增加地基液化概率,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与优化地基土动力特性,从而深化地基的抗震性能。⑤优化特殊土质的不良地基特性。不良地基指的是地基具有湿陷性与膨胀性特点,所以必须选择科学的措施,进一步优化与改善地基条件。
3 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中的施工要点
3.1 地基施工前的准备
每个施工项目在施工之前,都要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时,首先需要对施工地点进行调查,协同相关部门,包括地质部门、天气部门、环保部门等共同进行地质环境的调查,并出具相关的施工许可证明 ; 其次,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相关情况,并通过结果制定相应的施工步骤和施工计划,调查数据为施工方案提供相应的保障基础。然后,选择施工材料,在施工材料进场之前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保证施工材料合格之后方能进入场地,准备投入施工使用 ; 最后,组建的施工团队一定要分工明确,落实并监督施工方案的顺利进行,地基在进行施工前,一定要调查好施工地点的地质环境,保证地基施工的质量。
3.2 地基混凝土灌注
地基施工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混凝土灌注,混凝土进行灌注之前需要对灌注的孔位进行施工前的处理,包括将孔位中遗留的渣土以及污染物清理掉,才能继续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基坑中沉积的水,以及孔位的合理性,配比好的混凝土中渗入更多的水,势必会影响混凝土灌注的质量,在施工前,一定要对基坑进行全面检查,才能继续进行混凝土的灌注。保证建筑的质量,保证地基的质量,减缓地基的沉降和位移,增加建筑的性能。
4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4.1 夯实地基处理技术
夯实地基处理指的是通过大型起重机,不断地向地基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地基原有结构变得紧密,有效增强地基的强度与密实度。现阶段,夯实地基处理技术方法主要分为强夯与重锤,选择的处理工具分为大型起重机 (10 ~ 40t) 与夯锤 (2 ~ 3t)。其中强夯处理技术方法是结合地基夯实现实需要,将起重机升到10 ~ 40m 的高处,然后自由落下,同时需要按照作业要求适当地对下落高度进行调整,以达到地基夯实效果。而重锤是以重力作用为主,通过夯锤自由下落实现地基的夯实处理。
4.2 粉煤灰吹填技术与灰土挤密桩技术
粉煤灰吹填法主要使用的是一种新材料,即粉煤灰,其拥有着良好的透水性能,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时选择粉煤灰吹填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地基表面水泥凝固时间,从而达到控制地基处理成本、提升施工效率以及缩短工期等目标。然而在具体实践应用时应该把淤泥与粉煤灰进行科学混合,切实保证粉煤灰均匀性,这样才能够有效优化土的固结性能。灰土挤密桩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以孔内深层的强夯技术为前提,通过螺旋钻机把灰土以分层的形式注入孔内,从而实现孔内缝隙的夯实。而在成桩夯击的过程中,应该完成桩基的多次击打,将桩径进一步的扩大,从而有效形成土体符合地基。一般情况下,灰土挤密桩技术主要应用在湿陷性黄土地基,通过形成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地解决黄土湿陷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与改善地基各项性能,从而使黄土地基控制变形达到规定要求。
4.3 桩基技术与 IFCO 强制技术
在桩基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把地基顶部的荷载转移给地基深度,通过缓冲的形式减弱建筑工程结构对地基的作用力,因为碎石桩地基自身的承载力比较有限,所以应该建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与此同时,碎石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地表液化,把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相融合,集两者的优势于一体,能够控制地基沉降问题,从而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IFCO 强制法指的是通过排水系统与加压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混凝土凝固速率。其中排水系统是以贯通砂纸为排水通道,这样能够降低混凝土凝固时间 ; 而加压系统是控制堆载时间,提升水渗流速度,把两者相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保证地基工程按期完成。
4.4 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目前,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硅化注浆与水泥注浆,两者选择的注浆材料分别是硅酸钠混合溶剂与水泥浆液,其中硅化注浆是通过加压、加气等方式实现地基处理,而水泥注浆是通过压浆泵与灌浆管完成地基处理。当注浆材料和地基土层结构经过混合凝固之后,就会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增强地基的抗剪性能与承压强度,实现地基动力等特性的优化。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中催生了多种复合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例如水泥——玻璃双液注浆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选择复合注浆地基处理技术,能切实增强地基综合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重要环节,其处理质量直接决定后续上部结构施工能否顺利完成。因此,必须要综合分析地基情况,全面把握工程各项条件,选择科学、可行的地基处理技术,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优化与改善地基性能,使其满足房屋建筑工程标准要求,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冲 . 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的问题探究 [J]. 四川水泥,2019(9):129-130.
[2] 牛洪泉 . 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居舍,2019(18):62-63.
[3] 刘晓媛 .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探究 [J]. 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