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4期   作者:李军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建筑规模的日益增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建筑规模的日益增加,加深了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我国地质灾害的频率日益增加。在此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岩石地质灾害的类型,然后,对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有效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岩土工程在建筑质量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或者资源开发中,岩土工程规划都是强制性。因此,必须采用更合理的方法来防止岩土工程引起的地质灾害,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实施也非常重要。
         1岩石的地质灾害的类型
         对于岩石的地质灾害的类型而言,首先是岩石表面的大裂缝,岩石的硬度一般相对比较高,但是,如果岩石表面出现大裂缝时,其自身的总承载能力直接降低了,例如:大范围坍塌或者其他问题。同时,在岩石工程施工过程中,岩石下方土壤的承载力可能会降低,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局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岩石的承受力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岩石的承受力不稳定。因为对于岩石本身而言,其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且时间比较长,不同区域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可见,岩石的形成这是一个非常不均匀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岩石的建筑中,滑坡问题最为常见。在地质灾害面前,人们显得束手无措,也很无助。同时,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有:首先,在工程建设初期,有必要做一些改变,例如:使用重型机械来改变山脉的结构。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山脉的内部结构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可能无法支撑内部山脉的重量,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大雨或其他高山运动相撞时,就会造成山体塌陷或者发生大块岩石。除此之外,在建造岩石的过程中,一些岩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堆积,堆积会增加,这也是导致自然灾害的类型之一,例如洪水[1]。
         2工程地质灾害的原因
         2.1滑坡与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比较相像,两者都是由地质开挖引起的。因此,一旦发生开采程度和开采断层的位置,山的完整性就会被破坏,山的顶部就会变得不稳定,从而导致出现沙子、岩石和山体滑坡。除此之外,天气变化还会出现大雨或暴风雪的现象,大量的降水将在短时间内会摧毁山区的脆弱地区。同时,大量的沙子也会一起被冲走,速度非常快,人们不能及时逃脱,就会造成人员伤亡。
         2.2引起山崩
         山崩通常发生在相对较大的岩石上,但是,部分山脉的外部则相对较坚固,但是其内部产生了一定的裂缝。在一般的外力下就会导致山崩发生。导致山崩的原因很多,例如:采掘矿产资源、道路工程开坡挖破、水库蓄水以及渠道渗漏、对渣填土和强烈震动。这些都是工程的基本作业,如果稍有一点马虎,就会发生本科预测的后果。
         2.3人为地质灾害
         出于某些特定原因,一些异常的人类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例如:地球沙漠化地质灾害。造成这种危险现象离不开人为因素。也就是说,人类是构成对经济和人身安全威胁的主要原因,如果不进行制止,将会扩大影响范围[2]。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实施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的破坏。岩土工程也是一种能够被人们容易造成地质灾害的项目。随着岩土工程的实施,经常会发生一些地质灾害,从而需要越来越多的科学方式来治理灾害。只有通过预防和控制,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整个结构,以减少损坏的机率,防止地质灾害的扩大。
         3.1规范岩土工程的标准,建立强有力的监察制度
         除地震外,许多地质灾害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例如:泥石流、滑坡、地陷,山体崩塌、滑坡等现象,这些现象都可以避免,需要施工方能谨慎应对,但是大多数施工方都未能做到,大部分施工方对施工图没有进行仔细检查,而是盲目追求施工效率,造成灾难。因此,为了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首先,必须严格规范岩土工程的标准,以便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避免人为灾难。其次,监控系统需要改进,只有在监控合格后才能开始施工,这也是一个有效的问责制,一旦负责项目的人员出现任何问题,就能够立即找到负责人员。主要目标不是惩罚责任人,而是找出造成灾难的原因,降低灾难发生的机率。此外,某些具有定制设计的单位可以融合并为岩土工程提供一定的保障[3]。
3.2制定防治措施
         如果要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降低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则需要着重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控制以及防止控制排水、遮挡工程、截水工程以及护坡工程等等。对于预防地质灾害而言,有效和明智的技术能够有效防止地质灾害。但是,需要结合工程活动的具有条件制定措施。
         3.3工程防治
         在实际防治之前,需要制定更明智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制定有效的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及时解决一些可能导致滑坡灾害的关键问题,而一些主要的滑坡问题特别复杂,必须及时进行现场检查。然后选择适当的措施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它们。通过使用集成方法,施工可以提供更大的安全性,避免可能发生的严重地质灾害。
         3.4制定完善了环保设计规划
         岩土工程施工建设应包括环境保护的概念,将环境保护和岩石工程和地质发展理想地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设计师必须合理利用岩土工程理论,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体现岩土工程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目的是产生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别是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原则,确保项目的安全、可靠、稳定,以使岩土工程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影响,有效的避免经济损失,为所有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提一定的保障[4]。
         3.5生物防治
         生物制剂在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方面的效果最为明显。此方法主要用于生物防治方法,例如:种草或种树,以达到养护护坡的目的,有效地防止可能发生的山体滑坡和各种其他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6加强对于新型灾害防治技术的研发
         就目前的地质灾害案例而言,大多数施工单位缺乏对地质灾害损失的评估,因此,必须加强对自然灾害技术的研发,然后对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加强对地质灾害预防的效果。尽量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地质灾害的程度。通过使用新技术来加固技术地基并使用不同形状的砖墙来加固基础,同时使用大直径的防滑桩来防止岩石松动,可以有效避免地基变形。可见,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不但可以加快技术的改革,而且还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3.7避让措施
         预防措施就是确保人们可以远离地质灾害。尤其是经常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例如:在雨天泥石流频繁发生的地区,建议当地居民能够避让,最好是搬迁。此措施,不但可以将地质灾害造成的破坏范围降低,而且还可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在具有明显地质灾害的地区,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以在大雨发生之前就搬走,同样,人们可以搬走以消除地质灾害的威胁[5]。
结束语
         总之,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非常大,随时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利用全面、明智的方法来避免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这是我国实现更稳定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居民人身安全和经济的关键,从而而使经济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晨辉.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华北自然资源,2020(03):103-104.
[2]高崇.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策略探析[J].科技风,2019(34):107.
[3]麻江涛.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123-124.
[4]姚文生.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9(16):220+223.
[5]龚放.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策略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