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难度较大,所以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维持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土建施工关键技术,并根据施工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但是由于高层建筑土建施工技术的分类多样,因此部分人员在施工期间容易出现技术不完整等问题,影响了最终施工质量。所以相关人员要进一步认识到施工关键技术,才能有效避免各种质量问题发生。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土建施工;关键技术
1 导言
我国高层建筑数量在不断增加,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为了合理地进行质量控制,就要分析现有的工程技术,综合地质结构以及地基的种类等因素以及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应用合理的技术,从而切实提升我国高层建筑土建工程质量。高层建筑施工中分析土建施工的关键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满足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不同需求。
2 高层建筑的特征分析
高层建筑具有面积大楼层高的特点,其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和众多的机械设备。由于工程量巨大,施工单位要提前做好施工准备,确保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采购以及运输工作,工程队要做到人员充沛,充分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从而保障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非常大,有些高层建筑施工场地环境并不理想,也是建筑单位面临的一大重难点。这么多人力物资应如何分配、各种机械设备在现场怎么布置更加科学合理,也考验着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水平。另外,高层建筑施工由于体量比较大,其施工工期一般在 3 年左右,这就需要考虑不同季节施工带来的影响因素。建筑领域一向有着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目标要求,因此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科学规范的安排施工工序,并且在施工每个阶段都要进行成本和施工进度管理,这样才能保障施工安全生产。再者,高层建筑一般采取多项目同时施工策略,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协调好各施工部门进行密切配合,做好技术沟通,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保障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
3 高层建筑施工中土建施工关键技术
3.1 测量放线
在测量放线期间,土建工程定位测量放线主要采用经纬仪、水准仪以及全站仪等设备;在施工之前,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做现场交桩,并通过场区附近的坐标确定控制桩的详细位置,通过测量放线对场区内的相关构筑物进行精准定位,期间为了保证质量,根据场地特征设置轴线控制桩,并通过标识、加固等方法保护控制桩。最后在测量放线期间通过高程控制点的方法直接将标高引测到控制桩上,在形成放线记录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确认。
3.2 混凝土与地基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地面部分非常高,那其地基一定要打深打牢,确保安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需要先对照设计图纸找到测温点,一般可以选择电流温度传感器作为测温设备,传感器的接头线 2 接部位可以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再埋入测温点,一定要仔细检查并采取措施保证传感器已经固定好且安装无误。然后进行混凝土的配置工作。应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来配置混凝土,按照比例掺入 5 ~ 40 石子、中粗砂、粉煤灰以及减水缓凝剂,并确保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高于 10h,以满足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顺利浇筑。最后,浇筑混凝土需要注意定点分段、薄层浇筑、坡度一致、循序渐进、一次完成,分层厚度一定要控制好,浇灌同时进行适当的振捣。
3.3 深基坑支护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其包括地下连续墙以及钢板桩支护技术。在施工之前要基于要求进行准备,做好支护桩建设,锚杆施工,基于要求进行深基坑的施工作业。在施工中很容易诱发各项安全隐患,对此,为了提升施工治理水平,就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对其进行合理的预防以及控制处理。在施工中要基于地质特征以及条件,制订符合要求的检测方案,做好异常状况的分析以及反馈,并及时处理。进行深基坑支护作业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做好排水以及治水处理。同时要基于要求进行土质监测分析,及时减少各种不良因素。
3.4 模板工程
针对基础周围以及基础内大面积的模板采用组合定型钢模板工艺,期间通过准 48 钢管与基础四周构建一个完整的支撑,在确保架构牢固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结构稳定性。针对工程项目中结构不规格以及性状特殊的模板,通过定型模板的施工工艺以及少量木模板的方法直接组装;考虑到模板工程中具有预留螺栓孔的精度要求,施工阶段直接固定预留螺栓孔的模板,施工中在基础内直接增设固定支架,此时要保证固定架具有相应的刚度与强度,这样才能满足后续施工要求;在钢筋密集的位置的预留螺栓孔固定架存在一定的施工难度,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钢筋固定架的方法,将横向与竖向的钢筋直接焊接在一起,必要情况下可以根据结构稳定性加设少量的剪刀撑与加固筋等;或者将上下层的钢筋网片直接焊接在模板上,这样能够形成一个牢固且具有理想刚度的骨架,这个骨架能够确保固定预留螺栓孔模板结构稳定性,且不会出现位移问题;为了能够保证模板工程的预埋件具有满意的水平度,在施工期间要随时通过水准仪测量埋件标高情况,并记录预埋件轴线位移情况。
3.5 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钢结构施工是土建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钢结构设计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钢结构施工的类型也不断增加,对施工技术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钢结构本身具有适用范围广、跨度大、整体刚性好等方面的特征,因而被应用于大型厂房、各类场馆和超高层建筑等土建工程领域。在目前土建施工过程中,钢结构一般被分为重钢结构、轻钢结构和设备钢结构等类型,结构内部常用连接方法有焊接连接、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等几种形式。钢结构应用范围和类型的不同,对于施工过程关键工序的确定和质量要求也有所不同。为确保施工质量控制达到设计要求,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结构内部摩擦系数、扭矩系数、初拧扭矩和终拧扭矩等参数的计算和控制。在做好前期材料和设备准备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和规定进行操作,尤其是控制好节点位置的施工操作。
3.6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在施工中为了提升建筑施工安全性,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根据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保护处理。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空间,避免建筑结构受到损坏。通过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可以充分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施工中利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可以使高层建设的外墙地下结构获得长时间的保护。在施工中要做好施工细节管理,保障每个环节中的混凝土均符合规范的要求,然后才可以的施工作业。在施工中要做好头盘水泥的清洗处理,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受到蒸汽等问题的干扰与影响,专业人员要进行施工监督,基于现场的具体状况制订符合需求的防水作业方案,根据施工要求全面落实各项施工作业内容。
3.7 防水技术
在高层建筑项目施工中防水是尤为关键的内容。施工中为了减少渗漏等隐患问题,在施工中就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一,在施工中要重点处理开裂问题,充分保持建筑工程的完好性。第二,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专业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明确具体的责任以及义务。在建筑施工中做好建筑防水施工作业,利用聚合物水泥复合涂膜施工作业,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使建筑物符合防水要求。
4 结束语
总之,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施工关键技术包含多种,所以未来工作中必须要把握施工细节,持续完善关键技术实施路径,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整体土建施工质量,这样才能有效杜绝质量问题发生,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平 . 解析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关键技术 [J]. 科技与企业,2016(09):122.
[2] 武冬来 .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J]. 居业,2016(02):103-104.
[3] 蒋凯,王传 . 基于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J]. 建筑技术开发,2016,43(07):59+61.
[4] 龙奔 . 高层建筑中土建工程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J]. 江西建材,2014(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