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新型建筑结构应运而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和人口的多样化需求,这种类型的结构即短剪力墙出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并且这种结构不仅具有普通剪力墙结构的优点,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框架结构的特点,主体结构与现有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并且由于没有梁或柱,整个面积较大,布局可调节,抗震性能好等特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经常用于民用建筑,因为它科学,合理,具有成本效益低的特点。但是,现阶段对短腿剪力墙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研究成果还不完善。基于此,本文从短肢剪力墙的优势入手,相信分析了民用建筑中短支剪力墙的应用技术,希望对有光从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运用
引言
在现阶段,短肢剪力墙是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之一。为了进一步改善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短支剪力墙的理念来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而科学合理的设计结构是保证建筑抗震性能的关键,也是提高建筑结构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就对短支剪力墙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在民用建筑中使用短肢剪力墙的优势
短在我国工程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工程建设中,尤其是短支剪力墙的应用,不仅减轻了工程自身的重量,还降低了工程的成本投入。实际上,它是由两种结构组合起来的,这两种结构分别是特殊形状的柱和剪力墙,这种类型的结构通常被用于民用建筑的建造中,而且此类结构不仅增强了工程整体的抗震性,也提高了工程的稳定性。此外,每肢的截面高度与厚度的比值也有其特定的范围。同时,有必要更好地完成墙柱的连接,以免部分结构超出墙面,从而影响工程的整体效果。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重视短支剪力墙这项技术的应用,通过此技术的优点,来提高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体现出短支剪力墙的优点,同时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所需的钢筋混凝土的数量很少,可用于减少建设项目的总造价并相应的提高经济效益。
在民用建筑项目中合理使用短肢剪力墙,不仅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还可以进一步改善结构的抗侧力能力,使得其设计更加合理。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住房问题一直是人们心中的一座大山。如果将短肢剪力墙合理的应用于民用建筑中,则可以使建筑设计更容易符合稳定性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适当的提高建筑物的高度,向上扩大整体面积,提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空间利用,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民用建筑的需求。
2.高层民用建筑工程概况
某工程在建设过程中,45米为总体高度,最高层为十三层,七度为该建筑设计的整体要求,该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就采用了短支剪力墙的这项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的整体使用功能,还保证了工程的美观性。
3.在民用建筑中短肢剪力墙的应用
3.1结构设计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引入短肢剪力墙技术时,必须在保证工程合理性的前提下,提升工程的各项参数,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在后期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从而发挥出短肢剪力墙的真正价值。
①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如果发生地震,建筑结构将会受到地震的影响。
如果结构的抗震能力不够,一旦发生就会形成较严重的损坏并破坏建筑物的安一般情况下,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对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且采用先进技术对工程分部的整体何在进行分析,避免由于掌握不足而影响工程在后期的正常建设。设计师必须了解建筑物不同部分的载荷,并注意局部变形的情况。为了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抗震性能,必须对工程的整体结构进行全面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附短支剪力墙进行设计,另外,要根据规格严格控制相关比例,并且必须使用合理的钢筋规格来保证建筑的整体使用性能。主要是使用垂直和水平两种配筋方式,这样,可以充分控制钢筋的选择和布置,以改善整体连接效果从而避免严重的连接风险的发生。
②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工程的整体分步进行全面的分析,除垂直载荷和侧向刚度外,墙体还具有许多其他机械特性,例如整体结构的偏心率、剪切力等,结构层的布局应减少扭转的影响。相关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工程结构的各项参数进行严格分析,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性能,而短支剪力墙的各种参数直接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系,同时也增强了工程的整体刚度,因此,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对短支剪力墙的各项参数进行研究,从而保证短支剪力墙在工程建设中的刚度,同时设计人员还必须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短支剪力墙的规格,在满足负载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到经济性。除此以外,要想保证工程的整体力学性能,必须按照工程的实际需要设计短支剪力墙的数量,从而确保工程在后期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
3.2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布置
第一,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短肢剪力墙的纵向和横向构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并且保证短肢剪力墙的值与平均值基本相等,各项参数也与设计要求相符;第二,为了满足建筑物的完整性,要特别考虑要在凸出位置设计和布置短墙肢,保证短支剪力墙之间的距离在合理的控制范围内,这样不仅减少了分配的载荷,而且还增强了两个连梁之间的力;第三,通常,每个短墙在不同方位上连接两个梁,将连梁布置在墙壁连接的纵向平面,连梁的宽度通常与墙肢部分的厚度相同,墙肢部分可以使用矩形柱或组成更长的墙;第四,短肢墙的数量要合理,其结构的刚度不能过大或过小,并能适应各项参数的要求;第五,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纵向构件进行合理设计;第六,必须将每个短肢剪力墙进行拉直,以形成一整块连肢墙,以提高侧向强度。
3.3主体部位的设计
在设计建筑物的结构时,在对项目进行前期考察后,可以初步判断是否选用短肢剪力墙来提高其整体稳定性。一定要对截面尺寸进行合理设计,否则,它将影响零件相关参数的比例。根据墙和梁的机械性能预测地震活动,以防止地震发生时框架意外倒塌。为了满足建筑结构承载力的技术要求,降低扭矩,压缩率等,必须科学布置剪力墙的位置,同时采取以下措施:根据有关规范设计,在楼梯上较长使用肢体剪力墙形成特殊的剪力墙结构。除楼梯外,建筑物被设计为短距离短肢剪力墙,根据每个房间的特定条件,可以适当增加构件剪力墙的侧向刚度,在设计横向受力结构模块时,建筑物各轴的水平侧向阻力不应有太大差异,应适当调整短支剪力墙的长度,并应控制整个结构与刚性位置的偏差。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始终注意地板之间垂直构件的线性距离,而腿短的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物的高度通常高于平均值。
结束语
在建造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时,有必要加强对短肢剪力墙的使用,并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工作,以确保结构分布的正确性,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高项目的抗震性能,并满足相关应用要求。
参考文献:
[1]达欣子.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4):140-141.
[2]郑伟光,刘崇武,贺成刚.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我国标准化,2019(06):64-66.
[3]褚衍举.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14):27+29.
[4]杨平.短肢剪力墙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4(13):28.
[5]赵剑.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