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乙肝患者共84例,依托于数据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患者。期间,参照组采取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实验组则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进而对两种检验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考量比对。结果 其中,实验组的检验准确率为92.86%,参照组的准确率为71.43%,实验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显著优于参照组,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乙肝患者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适时的引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检测,可以显著提升乙肝检测的准确率,从而助力乙肝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可见,该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上有着很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
众所周知,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临床上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1]。该种检测技术的应用机理在于,通过光分析的应用,将其同免疫反应进行深度融合,进而对抗原抗体进行标记,以此来实现对疾病检测的技术[2]。这中间,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则属于其中的佼佼者。这是因为,该种检测方法保有着检测准确、标本用量少、稳定性高以及无毒无害的特点。因此,该种检测方法在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中,同样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围绕着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相关探究,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乙肝患者共84例,依托于数据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患者。这中间,参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66.5±3.2)岁;实验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9-73岁,平均年龄(66.32±3.31)岁;通过比对发现,两组患者之间的研究资料,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在这期间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即抽取检验患者静脉血液5mL,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采取静脉血前应让接受检测的患者禁食、水,并保证空腹。之后以此为基础,将所采集到的血液标本放置于离心机上进行离心,继而取上层血清进行相关实验。
1.2.2实验组
不同于参照组,实验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的方法,期间应用设备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首先,令患者在采取静脉血前保证空腹的状态,即禁食、水等,同样也采用离心机离心并取上层血清检测的方法,最后在借助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乙肝患者检验的准确率进行考量比对。期间的评定标准为,HBsAg、HBeAgCOI≥1时为阳性;抗HBs≥10IU/L是为阳性;抗HBcCOI、抗HBe≤1时可界定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均数±平方差(±s)的方式表示,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在P<0.05时,差异便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之间检验准确率比对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准确率显著优于参照组,其中,实验组的检验准确率为92.86%,参照组的准备率为71.43%,该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userUpload/30(3426).png)
3讨论
乙肝在临床上实际上属于一种极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医学研究表明,乙肝患者及其携带者为该种疾病的重要传染源,而该病通常可以通过血液制品、血液、破损的皮肤黏膜以及性传播等方式传播,该病的潜伏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而罹患该病的患者,通常会表现出疲劳、失眠、食欲不振以及肝部疼痛的情况。期间,若未得到及时的救治,乙肝患者便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继而使自身的健康受到巨大的威胁[3]。因此,及早发现并治疗乙肝,可以显著提升乙肝的治疗效果,并能延长生命时间。总之,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重点便在于及早的诊断,这样便有助于医生对罹患该病的患者进行及早的治疗,从而最大程度上的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这中间,常见的检测方法便为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两种。首先为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该种方法的实际成本较低,并且操作较为简单,因而,该种检测方法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有研究指出,该种方法存在着诸多的局限,如洗涤不彻底、误差大、标本溶血等皆为不足之处,而这则不利于乙肝的检测,并很容易导致漏诊、误诊情况的出现[3]。反之,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本身则保有着灵敏度高、稳定性高等特点,而这则从侧面弥补了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存在着的不足,并且,该种方法还借助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成功落实了一些对少许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这对于临床检验学来讲,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显著优于参照组,其差异保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过程中,适时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于乙肝患者的检查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结合乙肝检测的实际,切实的应用该种检测技术,如今已经成为了临床检测学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乙肝患者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适时的引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检测,可以显著提升乙肝检测的准确率,从而助力乙肝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可见,该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上有着很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俊, 马良, 郭金杰.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v.16(9):80-80.
[2] 李谧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8, (22):185-186.
[3] 唐娟, 梁燕, 佘秋民,等.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在孕前乙型肝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9, 22(1):47-49.
[4] 陆正贤, 倪沈珏, 曹利华.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临床应用[J]. 当代医学, 2018, 24(29):107-108.